双创领军人物——周光远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吉林省科协

2018-07-12 13:00:03


1990年9月-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化工专业,本科;


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黄葆同院士和金国新研究员


1997年9月-2000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金国新研究员


2001年5月-2004年3月:日本九州大学药学院,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JSPS Fellow),博士后;


2004年4月-2004年10月:比利时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材料化学系, 博士后;


2004年10月-2017年3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历任科研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


2017年4月至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十届吉林省政协委员,十一届吉林省政协常委。


现任职:科技部重点研究计划专家;科技部材料领域十三五规划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应用化学》编委;《弹性体》编委;吉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吉林省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吉林省青联副主席;


获奖: 2016年吉林省专利金奖;2008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六);2007、2009和2012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先进个人;2008年获得常州市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特别贡献奖;2010年获得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2年获得常州市产学研合作贡献奖,获得杭州市钱江人才计划、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等支持。


所从事的领域是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合成。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加工,致力于发展与经济结合应用技术。从事聚烯烃催化剂的合成及在受限空间内的聚合行为,生物聚酯的设计与制备、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酮、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及工程塑料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工委民口配套,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吉林省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的多项科研任务,多项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到目前为止,共申请和授权了70余项专利,包括1项美国专利,在JACS,JMC, Polymer,JPS, Part A, Polym. Chem.,RSC Adv.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论文被正面他引次数超过500次,合作撰写专著1部,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吉林省专利金奖1项。


1、在聚烯烃催化剂方面提出高分子化的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概念和聚烯烃微反应器的概念,并合成出多种新型的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这类催化剂表现了特殊的性质,首先高分子化的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得到的聚烯烃无机灰分少,适合合成电力电缆用的耐高压专用料;其次使用一定尺寸孔道的载体负载催化剂后,在聚合行为上可以控制聚烯烃的链增长、链终止和结晶行为,得到的聚烯烃性能优异。经过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技术中心评价,认为完全具备了进一步产业化的各项条件,正在中试放大试验。


2、在生物聚酯方面,与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构建上游的原料链条,与吉林化纤合作,促进材料进一步利用。主要研究集中在呋喃二甲酸、松香和丙二醇为基础原材料合成各种生物聚酯,形成了单体合成、催化剂设计制备和聚合物结构调控等完善的研究体系,正在开发呋喃二甲酸聚酯的产业化技术,并在粘合剂和聚合物弹性体方面进行了探索,发表了10篇文章,申请了6项专利;


3、在无定形聚芳醚酮(砜)的研究中,开发系列的共聚的聚芳醚酮,并开展了涂料、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的研究。在吉林省正在建设年产500吨无定形聚芳醚酮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和年产1000吨无定形聚芳醚砜的生产线,所研发的产品目前已经应用于除尘器的钢圈,高性能复合材料增韧剂等。该团队是国内外系统研究酚酞基无定形聚芳醚酮(砜)的唯一团队。


4、针对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工程塑料的加工。近年来,一直关注无卤阻燃和纤维基热塑性复合材料二大方向,通过新型长链阻燃剂的合成,纤维基复合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研究,与山东格瑞德、烟台正海、长春旭阳、吉林恒辉等企业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和交流,已经为企业解决了多项难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