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省科协机关党委
2021-02-10 09:13:53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有一支科技强兵战斗在条件艰苦、风沙漫布的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自治乡创业村,他们就是省科协扶贫工作队。五年来,在省科协三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接续带领下,工作队听党指挥,服从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以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攻坚克难,扎根奉献,提前实现了贫困村摘帽和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五年来,创业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经受住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的历次检查、验收、考核、评估、暗访和巡视,在洮南市村级考评排位中始终名列前茅,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2017年年末,创业村作为白城市首批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9年年底贫困户全部脱贫。2016和2017年,创业村被评为县(市)级脱贫攻坚先进村;2018年,被评为2016至2018年度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2019年,创业村在洮南市脱贫攻坚考评联检中排名第二;2020年,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的成效考核中获得满分。工作队先后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吉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扶贫办联合颁发的“全省事业单位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个人嘉奖”,洮南市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扶贫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产业扶贫 突出重点
要想真正拔掉“穷根”,首先要抓好产业扶贫。
2016年初,在实地对接后,工作队提出了突出开发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的思路,选准突破口,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发力。首任第一书记金中伟和队员周阳深入村民家中询问生产和创业打算,与村班子反复分析探讨,邀请专家提出指导意见,针对创业村各户庭院面积比较大,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居家比较多的实际,确定了发展庭院经济,既便于老人和妇女居家就能从事生产,又能增加土地的利用效能和群众收入。路子一明确,省科协党组即决定为创业村每户建设一栋冷棚(以庭院为单位),当年9月份,完成冷棚建设,共投入资金140多万元建冷棚95栋,每栋面积300平方米左右,总面积27830平方米。不久,又为创业村集体建4栋共2000平方米冷棚,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使冷棚充分发挥效用,工作队帮助村民选定香瓜和西瓜种植品种,邀请专家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广辟渠道帮助村民外销香瓜、西瓜。村民因此户年均增收都在3000元以上,庭院经济现已成为创业村的特色产业,创业西瓜也在洮南市打出了品牌。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切入点,工作队进一步从发展现代农业入手,组织成立了果蔬、辣椒、秸秆加工3个专业合作社,培树了1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和脱贫致富能手,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创业村在玉米、辣椒、香瓜、西瓜、养羊、养猪等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村民因此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智力扶贫 提升素质
脱贫攻坚,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脑袋也“活了起来”。
工作队注重发挥科协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的组织优势,广泛集合各方科技力量和科普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围绕产业发展和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到创业村开展科技培训、科普宣传以及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工作队坚持每年带领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到有关致富先进村学习经验、到长春农博园参观考察,在村里组织开展“科普日”“扶贫日”和“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不断为创业村民脱贫致富注入科技力量和智力支持。工作队还为创业村争取到数千册科普图书资料,为村教学点的孩子们筹得书包和科普教具等。
日常工作中,工作队注重引导村民到村科普e站开展活动,帮助村民下载科普中国APP,使科普中国成为村民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网络平台。
基础扶贫 综合提升
要想富,打基础,基础强了利致富。
五年来,在推动以科普文化设施为重点的基础条件建设方面,省科协先后为创业村建设了一栋360平米党群服务中心,4000延长米科普围墙,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为村里装备了科普图书室、科普e站及党群服务中心附属设施,提供了1台科普触控大屏、1台科普视频网终端机、10台科普超市宽带终端机和大量科普图书资料等,还为呼和车力蒙古族自治乡建设了一处中学科技馆,并充分利用这些科普设施条件开展科普活动。如今的创业村“科技感”十足,村民不出村,动一动手指,就能查到需要的农业科技资料,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创业村村民,终于感受到了科技所带来的实惠。
为做好创业村的绿化美化工作,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同规划,并多方争取财力物力支持。2019年省科协提供了近3万元的绿化苗木购置款,洮南市科协提供了价值7000多元铺甬路、修花池所需的红砖,乡包村干部协调来价值6000多元的花苗和花籽。扶贫工作队全面参与绿化苗木的栽种和定期除草,并落实各家门前树木花卉的包保责任,从而确保了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今年夏秋季,村路两侧绿树成行,鲜花盛开,美不胜收。工作队与村妇联组织开展“干净家庭”“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给达标家庭加挂“干净家庭”“美丽庭院”牌匾,组织妇女到典型家庭参观学习,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活动促进村屯环境卫生改善。
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强有力的村党支部是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围绕增强村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这一目标,工作队把重点放在抓好经常性组织生活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和支部委员党建业务能力的提升上。第一书记刘宇坚持定期为党员讲党课。队员尉秀玲具体负责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的方案和材料撰写以及组织策划。目前,支部活动已实现正规化、常态化,质量明显提升。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为脱贫创造有利条件。为使村民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工作队全面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入户组织填写调查问卷、微信群发送信息等形式,宣传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意义、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定期排查走访,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有效化解,参与调处矛盾纠纷,这些举措有力保证了创业村的一方平安。工作队还经常帮助村“两委”成员强化懂政策、知法规、不越线的意识,不做利用权力和家族势力欺凌群众、侵犯群众利益甚至违法犯罪的事。
在工作队的积极推进下,不断强化的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中都充分发挥出了战斗堡垒作用。
心系群众 守望相助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
五年来,工作队的每位队员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和群众心贴心,为群众办实事。首任第一书记金中伟为解决冷棚建设问题东奔西走,为村容村貌的改观绞尽脑汁,如今,以冷棚种植为代表的庭院经济和充满时代感的科普墙已然成为创业村的特色名片,成为记录乡村振兴发展的见证;第二任第一书记王新安以创业村为家,以扶贫工作为己任,在一次次长春和创业村的往返中,一次次和科技专家的沟通中,拉起了科技与创业村的桥梁;第三任第一书记刘宇帮助残疾贫困户荆晓路联系省残联免费安装假肢,帮助去世的贫困户韩峰家解决善后事宜,帮助外销创业村的各种农产品;队员尉秀玲持续帮扶一名贫困学生,为创业村养殖大户免费协调来1000只鸡雏;队员周阳刚驻村时,村里没有居住条件,就住在村民家里,村民有点大事小情都愿意和他唠,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队员于洋定期为创业村教学点以及呼和车力蒙古族自治乡其他贫困村的孩子们讲授科技课,帮助村民外销农产品……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工作队第一时间就返回创业村,与村“两委”紧密配合,全面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并坚定地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村干部密切协作,开展排查、管控、隔离、消杀、宣传等各项工作。多方协调筹集防疫物资,带头捐款捐物。疫情进入平稳期后,工作队积极组织村民复工复产,最终实现大疫之年无疫情、村民持续增收、没有出现返贫现象的工作目标。
扎根一线 担当奉献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
舍家在外,扶贫工作队员们各自都有难心事、烦心事。金中伟患有过敏性哮喘,一变天就喘得严重,成宿睡不好觉,但始终没有叫过苦、误过事儿。王新安孩子上小学,妻子工作繁忙,他一去村里,孩子就时常无人照管,都克服困难,咬牙挺了过来。刘宇父母年迈多病,平时就要人照应,两个孩子幼小,正处于陪伴成长的时期,而他却无暇顾及。在脱贫攻坚决战时期,他的妻子和母亲先后住院手术,只能委托亲属帮忙,自己始终投身扶贫一线。五十多岁的尉秀玲,是全省驻村工作队中少有的女队员,身体状况欠佳,克服了两地来回奔波之苦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疫情防控期间,上学的儿子被困家中9个月,她却不能尽母亲的责任,一直忙碌在村上抗疫和扶贫一线。上有老下有两个年幼孩子的于洋,也是“舍小家为大家”,一次,孩子意外骨折,恰好村里有急事,他把孩子安排住进医院后,就立刻返回工作岗位……工作队背后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并依然继续在发生着。
五年来,省科协驻村工作队在艰苦环境下,每一名队员都表现出了乐观积极、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都在这个光荣且责任重大的岗位上践行使命,履行职责,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突出的业绩和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供稿:机关党委;审稿: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牛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