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奇:传好科研的“接力棒”

来源:吉林日报

2021-06-01 09:02:00



       传好科研的“接力棒”

       ——记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王天奇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王天奇

 

憨厚的笑容,亲切的举止,说起话来稍有些拘谨,这是初见王天奇的第一印象。可当谈起他熟悉的无机化学时,他就像换了一副模样,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侃侃而谈。

 

王天奇是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90后”的他已经从事两年教学科研工作了,目前指导4名研究生及10名本科生进行科研学习。科研成果斐然的他说起投身化学这门学科的原因时,腼腆地笑笑说:“只是因为兴趣”。

 

从中学开始,化学就是王天奇最喜欢的学科,在他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所有的第一选择都是化学专业。上了大学之后,在导师的带领下他走进了实验室,接触到了科研工作。

 

“我觉得去探索未知的东西是非常有趣的,如果一个人能把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作事业来做的话,虽然十分辛苦但也甘之如饴。”

 

在本科期间他就开始参加科研立项工作,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2013年,更是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东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进行硕博连读。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目前,王天奇主要从事多酸/半导体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的工作。并在学科相关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发表相关的SCI论文11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活到老,学到老”,他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一名老师,都不曾间断学习的步伐。他坚持每天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研读其他专家新发表的文章,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成果频出的同时,科研工作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参加科研这几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几次我都想放弃了。读硕士的时候,自我感觉科研并不是那么难,但是真到读博士的时候,老师的要求就提高很多。我记得当时做实验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一度怀疑过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是后来随着自己研究的全面深入,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王天奇认为遇到挫折不可怕,因为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会让自己进步,从中感悟到的道理更是让自己受益匪浅。

 

这种精神也延续到了教学工作中。“虽然我教学时间不长,但这两年多的时间,我指导了10多名学生进入实验室来参与科研项目。科学研究这个词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很高深,但当我真的带领他们进入实验室,并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了一轮实验之后,他们就感觉做科学研究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难,自己也是可以的。”

 

“不当父母不知父母恩,其实教师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当我真正成了老师之后,我发现做一名好老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更加感谢和感恩我的博士导师,他是我这一生中最敬重的人。”王天奇动情地说。

 

王天奇觉得自己上课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每天都会花很多的时间来好好准备上课的内容。但在没课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会集中于科研工作上,每天早晨都会查阅一些相关领域发表的新文章,并进行学习。如果还有额外的时间,他就会自己到实验室,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这样早八晚九的生活,每周都会上演至少六天。

 

王天奇主要研究的是无机化学中关于气体传感这一领域,对于这项研究,他解释说,气体传感材料可以检测出空气中一些有污染的气体,通过科研攻关,希望研制出一些性能优质的气体传感材料。据他早期的了解,气体传感器的市场大部分主要掌握在像美国、日本还有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手里,中国所能掌握的仅有10%左右,全世界大概有2万多种传感器的产品,但中国只能生产其中的大约三分之一,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如果我们能够在材料研制上取得一些进展的话,可能就会为我们国家在传感器研制这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他信心满满地说。

 

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党龄10年的党员,王天奇有很多话要说:“虽然说科学研究本身它是没有立场的,但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一定是要有立场的。我们要尽快地在一些‘卡脖子’领域有所突破。身为一名党员,这就给了我更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们尽快地做好科研,尽早地研发一些有意义的科研成果,传好科学研究的接力棒,并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王天奇在平凡的实验室里,保持永不止步的科学之心,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一直在不断进行科研创新,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吉林日报:张添怡 实习生 桑莞婷)


责任编辑:李思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