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吉林日报
2021-06-01 09:03:00
跑一场拼尽全力的“马拉松”
——记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宇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宇(中)
夏日清晨,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实验室,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间,穿着一身运动服的刘宇,正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熟悉刘宇的人都知道,自打求学时,他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寝室和实验室两点一线。就算如今成了家,每天早上7点多他便早早地来到学校,晚上回家吃完饭后,还要返回学校忙到9点多才“收工”。这份对化学的痴迷和坚持是刘宇身上独特的标签。
2007年,21岁的刘宇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后免试为华东师范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开始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直到2013年博士毕业,刘宇在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发展了首例格氏试剂参与下环丙烯化合物开环制备多取代烯烃化合物的反应,以及有机锂试剂参与下环丙烯类化合物的开环-环化制备苯并氧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学术成果在ChemicalScience等国际一流化学期刊上发表,他还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以及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博士毕业那年,刘宇才27岁,很多单位向这位青年才俊抛出了“橄榄枝”,但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想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于是,同年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刘宇最大的爱好就是长跑,常年参加各类马拉松赛事,并完成全马42公里赛程。他说,他喜欢马拉松赛道上不断自我突破的感觉。这股执着、坚持的马拉松精神影响着刘宇对有机化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来到西班牙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刘宇在二氧化碳活化领域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发展了首例过渡金属催化下普通烷基卤化物及二氧化碳分子的协同活化反应,以及炔基卤代烷烃的环化-羧基化反应。两部分成果均发表于国际一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且成为当月访问量最多的文章之一。
通过申请,刘宇还获得了连续两年的玛丽居里奖学金分支的西班牙政府奖学金资助。刘宇本可以拿着这笔奖学金,继续在国外研究他热爱的有机化学。然而,他却选择了退掉奖学金回到了老家吉林长春。
“我给自己的设定是30岁之前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刘宇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和自己较劲的人。回到长春后,刘宇的第一份职业选择了进一所高中教书,体验了一个月的无偿授课后,发现当高中老师并不适合他。
“那时候我就在想,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科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到的东西到底能有什么用呢?”带着这个疑问,2014年,刘宇来到一家涂料公司,担任一名化学师。公司很器重他,给了他很高的薪资,同时,周围质疑的声音也在不断响起。
倔强的刘宇为了证明自己,开始没日没夜地做实验,搞研究,别人的一天,他当两天使用。就是凭着这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狠劲,经过一年的努力,刘宇终于解决了公司多项技术难题,为后续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通过那一年的磨练,刘宇积累了很多和公司企业打交道的宝贵经验,明白了研究领域的成果转化方向和市场需求。
然而就在刘宇的事业刚刚有点起色时,由于发展需要,公司要迁至上海,他又一次来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是去还是留?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刘宇留在了家乡长春。
也是从那时起,经历几次职业变动的刘宇,才慢慢找到人生的职业方向——进高校、安安心心地搞科研。
也许是机缘巧合,刘宇的简历直接投到了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和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手里,两位领导爱才惜才,第一时间拨通了刘宇的电话。这份诚意打动了刘宇。2015年9月8日,他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入校就职,2016年,年仅30岁的刘宇被评为教授,之后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因为学校有机化学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初来乍到的刘宇成了这里的“拓荒者”。得益于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信任,没有合适的实验室,搭建实验室;没有人手,放宽研究生招生名额;没有资金,领导无偿支持……就这样,刘宇的科研之路越走越顺——先后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技术攻关项目,首批吉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等项目支持,他所在的教师团队荣获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的老师曾和我说过,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那它就叫事业,如果不喜欢,那它就是一份职业。对于我来说,从事化学研究并在产学研合作和教书育人中实践,就是我这一辈子的事业。”把科研当事业干的刘宇,像一根上紧了的发条,铆足了干劲儿,全身心致力于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开展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有机化学反应开发以及不对称催化反应开发。除此之外,他还基于前期工作基础及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平台,探索碳纤维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同时,在惰性化学键活化、不对称催化、环状化合物合成、碳纤维界面改性等领域,他也逐渐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并在AngewandteChemie,Chemi-calScienc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中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多次被ChemicalReviews等国际权威综述性期刊所评述,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方面,刘宇和相关生产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开展了有机功能分子合成、碳纤维产品开发及评价等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兼具科研素养和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
六年过去了,刘宇从孤身一人,变成一个拥有20人的科研团队,第一届博士生即将毕业;从最初的研究课题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业界小有名气,一些企业主动上门谈合作;从曾经的“白手起家”到如今的科研成果输出。这些质的飞跃让刘宇多次提及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学校领导:“最开始两年是没有成果的,领导也是有压力的,但是他们从没给我施加过压力,反而总告诉我别累坏了,让我很感动,感谢领导对我的这份信任。”
在科研的道路上,刘宇是幸福的,因为总有支持他的人。也正如他所说:“其实幸福感有时候跟你有多大成就没有关系,就像跑马拉松一样,第一名可能只有一个,但只要拼尽全力去比赛,坚持跑到最后也是赢家,所以人生要享受拼搏的过程,在过程中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吉林日报:张添怡 实习生 桑莞婷)
责任编辑:李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