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吉林日报
2021-06-01 10:25:00
神秘的月球是个什么模样?中国东北地区如今农田的土壤质量怎么样?每年的粮食产量有多少?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圣波教授便可一目了然。
陈圣波教授正在给学生答疑解惑
这位出生在大别山里的教授,从小就对时常来村里工作的地质勘查队队员有极大的好感,“看着他们观测村里的地貌,我就觉得很有意思。”
陈圣波大学时读的专业是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他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了航空航天领域相关科研资料,为继续深造做好了准备。在硕士和博士学习研究期间,陈圣波主攻方向由单纯的地质勘探转向卫星遥感应用。近些年,他带领团队主要从事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同时应用遥感信息技术,服务农业、林业、水等地球表面资源的监测与保护。
2020年夏秋之交,我省经历了三次台风侵袭,长春、四平地区农作物大面积倒伏。陈圣波组织团队第一时间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提供农作物倒伏的监测数据,为吉林省农业抗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018年起,吉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东大学等单位相关专家联合开展月球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的编研。陈圣波教授团队承担了国家基础调查研究专项项目《月球数字地质图编研》课题二《月球构造纲要图编研》,负责编制全月构造纲要图和6幅分幅地质图。该项目以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科学探测数据和其他已有月球地质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最新计算机制图技术为支撑,通过对月球岩石、地质构造、时代等要素的研究和归集,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球与行星地质编图技术规范和标准,完整绘制出不同类型的断裂、小天体碰撞月球形成撞击坑的大小、形貌、结构和成因类型,编制1:250万月球数字地质-构造系列图件,建立月球地质空间数据库,形成一份立典式综合集成成果。
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陈教授引领记者参观了他们团队绘制的部分月球数字地质-构造图件,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月表撞击坑形貌,仿佛我们也成了宇航员,在神秘的月球行走了一遭。据陈圣波介绍,全月球地质图是一张涵盖全月球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等要素时空分布信息的综合性图件,反映月球从古到今的演化过程。
除了绘制月球地质图、监测农作物长势,陈圣波团队还研究北斗卫星应用技术研发,开发了北斗卫星系列应用系统及其配套终端,已部署应用在油田、农业保险等行业部门。
从事地质勘探研究近三十年,陈圣波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曾创造一年出差200余天的记录。拿起一沓沓留存的车票、机票,他说:“这些就是我们工作的印证。做地质工作不可能在办公室完成,和我一样爱这份事业的地质工作者都选择无悔付出。就像黄大年同志说的那样,‘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2004年以来,他主要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发改委卫星及应用产业化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等项目40余项。现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其中主编4部。申请专利21项,已授权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入选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13年入选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
2016年,陈圣波荣获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他在校讲授的本科课程4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10余门。上课之外,他还定期召开项目研讨会,听学生汇报各自研究题目进展情况。“同时召开30多人的研讨会,听每一名学生的汇报,研讨会结束时,常常已到深夜,虽然很累,但和学生一起头脑风暴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感觉很满足。”多年来养成的求实求真的教学作风,让他宁愿自己起早贪黑,也要竭尽全力去培养每一名学生。
采访接近尾声,陈圣波的电话不断地响起,同事、学生纷纷请教他关于学术工作方面遇到的难题,他都一一耐心解答。由他担任副主席的国际黑土地协会线上研讨会也即将召开,他将做《卫星遥感技术监测世界黑土地关键带变化》的研究报告。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作为国家国防科工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吉林省卫星综合应用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高校测绘与遥感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卫星应用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陈圣波的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但他却乐在其中,他希望在国家航天航空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征程上努力探索,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为吉林省农业、林业等自然灾害监测提供有益的科技支持。(吉林日报:李文瑶)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