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进校园 合作模式再升级——省科技馆“馆校共建”项目扬帆起航

来源:省科技馆

2021-09-06 10:47:35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随着2021年秋季学期的开启,吉林省科技馆的“馆校共建”项目也与同学们如约而至。9月初,全新配置的“科技馆里的科学世界”系列课程及配套实验学具相继亮相长春市华岳学校、东师慧仁实验学校、华蕴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了新颖的科技馆教育模式,也为新学期带来了新气象。

 


本学期“科技馆课程进校园”活动将以科技馆自主编写的系列教材《科技馆里的科学世界》及相关配套实验学具为核心,与长春市6所示范地基校的66个班级开展科学课程共建,由学校教师与科技馆教师共同完成学期授课。科技馆课程以“馆+校”模式开展,即3节校课+1节馆课。分工方面,学校老师主要负责完成课堂内教学大纲的授课任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科技馆老师作为学校课程的补充、拓展与提升,主要负责完成课堂内综合实践及场馆内的授课任务,教学方式以探究实验、动手实践、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学习单等多样化形式为主。

 


双方教师依托科技馆教育资源、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理念,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开启“双师授课”教学模式新尝试。同时,科技馆利用自身资源及师资优势,与共建签约校定期开展科学讲堂、科技竞赛等活动,为学生科技爱好者在休息日时间提供科创社团辅导,这些内容将有效地发挥科技馆的科学知识传播作用,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思想,激发他们科技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们真正成为“科技馆中成长、成才的一代”。

 

青少年是科普场馆主要的参观人群和教育对象,让科技馆不仅仅是亲子游“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更成为孩子最爱的科学课堂,一直是吉林省科技馆的“科普梦想”。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怎么样?”“谁能让16斤重的保龄球悬浮起来?”8月31日,科技馆教师为东师慧仁五年级孩子们上了精彩的“科学第一课”,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实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力学世界的神奇,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华岳学校四年级第一周“声音的产生”科学课上,省科技馆老师让大家通过实验来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做到带着目的和问题去活动、去观察,并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五弦琴,感受声音的奇妙。“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华蕴学校二年级的科学课堂更是热闹非凡,科技馆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分组游戏,让二年级小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把地球自转及公转的相关知识深深印入脑海。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却还意犹未尽,不少同学都发自内心地表示,原来科学课也可以这么有趣。新颖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课程内容也受到学校科学老师和校长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对于科技馆神奇有趣的课程,我和孩子们都充满了欣喜和期待”。明泽学校三年级科学老师于壁瑶表示。

 


本学期试点学校“科技馆课程进校园”活动是“馆校共建”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馆校深度融合的初次尝试,下一阶段,吉林省科技馆将总结本学期成果经验,以试点学校为圆心,逐步向长春市其它区中小学进行辐射,进一步扩大馆校共建的广度和深度,为全面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将通过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等举措,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鼓励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双减”政策的提出也为科技馆活动走进校园、馆校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契机。蓓蕾花开,一路绽放。作为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省科技馆将推动馆校深度融合、促进馆校共建向纵深发展。(供稿人:王萍;审稿:科技馆)

 

责任编辑:侯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