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来源: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2023-03-15 09:03:05

图片10.png

人物简介

王行环,1965 年 8 月出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泌尿外科微创医学

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 项) 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国内外期刊

发表论文300 余篇,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7 项,获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 60 余项。领衔科技成

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临危受命担任雷神山

医院院长,被评为 2020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我最高兴的是完成了两个目标,一是尽快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尽可能把患者病死率降至最低;二是雷神山医院所有战友平安回家。”2 月 8 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临危受命,兼任雷神山医院院长。

4 月 15 日,雷神山医院“休舱”时,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在王行环心中,“这是我一辈子最值得的事”。而当他被授予 2020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时,王行环说自己仅是幸运地代表中国 1000 万医务工作者获得了这一荣誉。


临危受命勇担当


完全陌生的环境、情况复杂的疫情、瞬息万变的形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同胞的目光都落在雷神山上,充满期待, 我们也在同时间赛跑,与魔鬼较量,用雷神之矛决胜抗疫战场,以精锐之师驱逐死神。”王行环说。

一开始,他带领的“雷神山战士”想效仿学习火神山医院的管理和救治经验。但建制不同、人员来源不同,他随即转变思路,创新性地提出“边建设、边培训、边治病、边研究”的策略,用统一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救治更多患者。

图片11.png

王行环(左二)进入病房巡诊


雷神山医院克服了条件艰苦、设施不够完备、制度不够周全、团队来不及磨合等太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极短时间内凝聚来自 286 家医院3202 名医护人员、1000 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与 13000 名建设者一起迅速建成拥有 32 个病区、1500 张床位的“重症救治堡垒”,书写了中国奇迹。

2011 名患者整体病死率 2.3%,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4.3%,这是雷神山医院管理、后勤、感控、医护各个层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除了高救治成功率,整个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

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疗机构在疫情中冲锋陷阵,成为这场人民战“疫”中的“定海神针”。让王行环印象深刻的是,“大家不顾生命风险、不怕牺牲,自愿来到这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国家危难时的担当”。


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


“疫情防控必须有科学的思路、全面的思考。”王行环不仅带头冲锋在临床救治一线,还聚焦研究解决救治与院感关键问题。他是“科技抗疫” 和“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的践行者,为抗疫提供了宝贵的一线资料和“中国经验”。

王行环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共同主持制定了全球第一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方法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并提交至行政管理部门决策参考。英文版阅读量超过 31 万次,现仍被广泛转载。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共同主编《实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手册》,首印 10 万册立即全部用在了抗疫一线。

他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共同完成了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 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7 月 20 日发表于《柳叶刀》。据国际 DigitalScience 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1 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冠肺炎防治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居全球医院第二名。

在王行环的带领下,中南医院多项科技成绩突出:全球最早发现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的三家团队之一、首次利用 ECMO 成功救治新冠重症患者、第一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院、第一篇 N95 口罩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论文。

此外,王行环还组织并支持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项临床试验, 探讨重症患者的救治经验。他高度关注医护人员的感染问题,正组织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公共卫生事件规避医务人员感染提供参考。


葆家国情怀行敬业精神


“作为武汉的一名市民、一线医生,我与他们在武汉共同奋战近 3 个月的日日夜夜,令我终生受益,终生难忘。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学习科技报国的精神,学习大爱无疆的精神,学习敢于担当的精神,学习不畏牺牲的精神。”王行环说。

他所说的“他们”,正是以参加抗疫的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候,全国各地除了医护人员、医学科学家参与之外,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也加入进来。王行环说,“甚至开展人工智能疾病诊断研究的,引入机器人在隔离病区运用的,都参与其中。”

“我深深感觉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能够站出来、顶上去,非常了不得。”他说道。

王行环把“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作为座右铭,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在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作出开拓性工作,还绘制了中国人群膀胱癌图谱,为肿瘤精准诊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二十年来,中国医学快速发展,我刚好在这个阶段成长,自己受益于国家、受益于时代,同时也是重要的贡献者之一。”王行环说。

“新一代年轻人比他们的前辈有更好的成长条件、更高的基本素质, 国家的未来靠他们,我对他们充满信心。”王行环希望年轻科学家的成长, 既要有知行合一的品格,又要有引领世界的思维和视野。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