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吉林省青年科学家年会主场活动——生物医用材料青年科学家高端论坛举办

来源:长春应化所、省科协学会部

2021-11-26 15:25:09

11月23日,第三届吉林省青年科学家年会主场活动——生物医用材料青年科学家高端论坛在长春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韩宇鸿出席论坛并讲话。第二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建勋主持论坛。

 

图片1.png


韩宇鸿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振兴在人才,人才中最有潜力的是青年,并代表省科协对本次论坛的组织者和报告人表示感谢,对参会代表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承担起使命,肩负起重任,攻坚克难,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二是希望大家能够为促进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产学研创新发展联合攻关、贡献智慧;三是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融入到科协大家庭中。韩宇鸿表示,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围绕服务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今后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青年交流活动。

 

图片2.png


论坛上,12位报告人分别围绕论坛主题作学术报告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研讨。

 

针对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华雨设计并筛选了一系列多功能纳米载体,实现了核酸在细胞质、细胞核等亚细胞水平的可控递送,并成功实现了蛋白质生产、疾病诊断与治疗以及试剂盒开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术岩在稀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包括稀土镁合金血管支架、稀土纳米诊疗剂、制药用稀土催化材料等;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浩介绍了玉米精深加工及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核心技术和产品结构,并深入探讨了玉米基材料的生物医用前景。

 

图片3.png


在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云峰成功构建了基于动态胶体水凝胶的个性化肿瘤模型研究,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体外研究对象;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朱守俊运用蛋白质和花青染料的超分子组装,构建了高亮度近红外二区复合物探针,实现了对比度显著增强的小鼠血管、淋巴系统成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孙天盟和中日联谊医院教授陈芳芳分别从免疫相关药物的可控递送和纳米材料的免疫学效应方面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建勋另辟蹊径,开发了可以被肿瘤组织或细胞内微环境激活的生物活性聚氨基酸,作为一种“无药抗肿瘤”策略,高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图片4.png


抗炎和抗菌也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教授王林提出基于稀土纳米材料的多模式牙周病治疗策略,实现生物膜消散、同步调节免疫,缓解局部炎症;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董凯研制了仿生的人工纳米酶、靶向胞内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突破天然的抗菌屏障,实现高效抑菌。

 

图片5.png


组织模拟与再生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邹小勤围绕多孔薄膜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忆阻突触功能的开发,发展了拓扑导向构筑策略和先进制膜技术合成了大面积连续薄膜,并将金属银限域于多孔膜的孔道中,模拟了人脑的突触功能;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贺通过微孔结构设计与凝胶载体结合,构建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物释放功能的假体界面,揭示其在骨质疏松状态下的骨整合机制,以期延长关节假体在骨质疏松等成骨不良患者体内的服役寿命。

 

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及其所属各医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12位青年专家学者作报告,近10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研究生代表参加论坛活动。(供稿:长春应化所、省科协学会部;审稿:省科协学会部)

 

责任编辑:侯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