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心电学会理事长郑杨:白求恩精神赋予我们勇气

来源:吉林日报

2020-03-04 15:39:51

3月3日,武汉。63岁的郑杨在工作间隙,接受了吉林省融媒体武汉报道组记者的采访。


不同于东北人的普遍特征,郑杨瘦弱且带着一丝腼腆。可一讲起这次支援湖北,眼前这位温和的老人语言极具逻辑,展露出强势的一面。这种强势,一方面源于她对自己技术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救死扶伤信念的坚定。


“今天是白求恩诞辰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白求恩的学子,我有许多感慨。1983年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到这次与医疗队一起援助,白求恩精神贯穿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鼓舞、鞭策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学子。从抵达武汉的那一刻起,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全力投入到抢救重症患者的工作中。”郑杨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吉林省心电学会理事长。她所在的医疗队负责援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座10楼东区的重症疗区,疗区50张病床,收治的全部是急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年逾60岁的她主动请缨参加抗“疫”,跟所有医护人员一样,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6个小时以上。郑杨认为,在无畏启程的那一刻起,医生是在为生命而战。而她要做的,就是与国家、与患者共度艰难时刻。每天,除了要提高病人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郑杨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保障队员的零感染。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她和医疗队队员们一起反复进行感染控制安全培训练习,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有效隔离都要进行认真规划。说到此处,郑杨眼睛湿润,“不畏风险参加战役就是对白求恩精神的诠释。救死扶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新冠肺炎对人类来讲是种陌生的疾病,是一个新的课题。治疗就像打仗,生死攸关,唯有意志坚定、目标明确,才有信心去夺取胜利。而胜利,赢得的是生命


现在,我们把病人做危险分层管理。尽量一人一案,对每个人进行规范化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目前,收治的51名患者中,高龄患者多,其中大约近半数患者有心肌损伤的症状。如何诊断和治疗,对于我这样的老心血管医生来说也是个新课题。因为需要对肺部情况做鉴别,常常几种复杂情况混杂在一起。这对于我们的判断和治疗是有困难的,因为要权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把握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这对医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窗外的阳光洒在郑杨的肩上,镜头里的老人声音坚定而洪亮。


对白求恩精神的践行,化作这场战斗中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永不言弃的工作态度。采访的最后,郑杨说起在武汉的感动,“病人整体病情好转,是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成果。在危险面前,团队没有怨言,没有人退却,冲在一线,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做努力,我为这样的团队感到自豪。”


责任编辑:牛小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