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吉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省科协科普部

2022-05-12 17:02:55

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州)、长白山开发区科协,梅河口市科协:


现将《吉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5月12日 


吉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我省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吉林省科协科普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四服务”定位,聚焦靶心、突出重点、赋能基层、提质增效,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落实为主线,突出科普的价值引领,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和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着力提升我省公众的科学素质。

 

一、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为统领,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科普获得感、参与感

 

(一)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科普为民的生动实践和科学素质建设对国家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强化科普价值导向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科普服务全链条,加大科普原创精品创作支持力度,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面向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支持遴选和推介宣传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不断增强科普供给源头活力。推动我省原创科普作者队伍建设,激发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的热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精神养成行动等方式,组织科学家或老一辈科学家子女、亲属等走进青少年群体,向广大青少年阐释科学家精神、讲述科学家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正能量。依托科技馆继续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深入宣讲科学家精神。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示范科普活动

 

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强化协同联动,打造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科普周活动大平台。组织动员省级学会、各地科协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科普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科普活动,积极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以《纲要》实施为主线,推动新阶段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立健全《纲要》实施工作机制

 

在省政府领导下,发挥好科协在《纲要》实施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明确我省“十四五”时期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和任务举措,会同各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全省科学素质建设。细化工作任务,推动全省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纲要》实施方案或具体实施办法。强化部门间“双边、多边”合作,实施横向纵向协调联动机制,推动科普大联合大协作。

 

(二)深化重点项目合作机制

 

与省教育厅合作,落实《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以科普资源进校园、学生进科普阵地“双进”服务“双减”,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等科学教育活动,以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为阵地,围绕全省中小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优质科普服务。与省民政厅等部门组织合作,开展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服务老年人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提升。与省农业农村厅及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推动科学素质建设内容融入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推动农技协组织开展科学普及和农技社会化服务。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开展“双碳”科普活动,与省科技厅联合开展科技周活动,与省食安办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与省地震局联合开展科普讲解大赛等。

 

(三)强化科普社会化动员机制

组织开展全民科学素质重点项目资助扶持,对纲要办成员单位开展的科学素质建设特色活动、科普资源开发等给予鼓励支持。组织动员各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在项目、经费、活动等方面加大对科普示范县的支持。组织开展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积极探索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推进社会化协同服务的有效做法、机制和模式,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品牌。联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发挥科技设施科普能力,形成常态化。

 

(四)不断完善应急科普联动协调机制

 

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科普与常态化科普宣教协同联动机制,整合科普资源与渠道,推进应急科普资源开发制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关于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一)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

 

以“科普中国”融媒体传播平台、合作媒体、科普自媒体为主体,搭建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科普传播平台。继续加强省科协科普传播新媒体矩阵建设,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继续建设推广“科普吉林”传播品牌,突出我省特色和理念,提升影响力和公众识别度,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科普品牌,做好科普资源生产汇聚和精准推送,推动“科普吉林”平台由资源汇集平台向服务平台转型升级。持续推动“科普中国”落地推广应用,充分调动科普信息员积极性,在保持“科普中国”APP实名注册人数居全国前列的基础上,提升传播量和活跃度。支持社会力量开发公众喜爱的优质科普资源,着力在传播内容和受众群体上交叉覆盖,提高科普工作的黏合度和影响力。

 

(二)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落实《吉林省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组织开展全省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科技之冬等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农工巧匠”评定,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科技小院”建设,开展“科技小院”宣传,提高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农民和群众的认识,动员组织更多的涉农院校和专家教授团队参与到“科技小院”的建设中。推动“科技小院”与农村科普、乡村振兴、校外科技和劳动教育等深度融合,激发小院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工作示范基地和已经建设的科普中国e站(乡村e站、社区e站)开展各类特色科普工作。推动各级科协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图书馆、社区书院、社区大学等平台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拓展科普服务功能。

 

(三)建设发展现代科技馆体系

 

贯彻落实《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推动各类场馆资源共享、跨界合作。做好各地实体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科技场馆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大学生和院士专家参加科普志愿服务。深化“馆校共建”合作,提升全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深入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等开展巡展活动。农村中学科技馆积极组织科技活动,激发当地青少年科学兴趣。

 

(四)加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协助好中国科协、吉林省政府开展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线上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科研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竞赛协调和监督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科学调查体验等各项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开放优质科技教育资源,与中小学密切联系合作,开展科普服务助力“双减”行动,打造高质量科普研学品牌。加大科技辅导员培训力度,帮助广大基层科技辅导员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构建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推进吉林省初级、中级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工作。

 

(五)加强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

 

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强化学会科普工作职责,将科普工作纳入学会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安排。加大对学会科普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支持学会突出学科领域和组织优势打造科普品牌,开发科普资源,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调动学会积极性,开展科普创作和热点问题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六)完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

 

开展全省科普工作情况调查,委托第三方对全省科普能力建设状况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掌握情况,进一步做好补短板、强弱项的各项工作。继续推动未召开代表大会的市县科协完成换届,吸纳“三长”(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入科协组织机构。发展壮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智惠行动”品牌服务,鼓励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有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对接群众需求,开展精准服务。加强省级农技协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基层农技协组织,提高各级农技协科普服务能力。组织农业专家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农技帮扶和培训活动。举办基层科普人才培训、基层科普观摩交流活动,提升基层组织科普工作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