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推进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省科协调宣部

2022-07-25 17:50:20

吉科协发调字〔2022〕7号


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州)、长白山开发区科协,梅河口市科协,各高校科协、企业(园区)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深化群团改革的部署要求,经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十四五”时期推进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围绕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深化改革任务落实。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7月25日

 

“十四五”时期推进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深化群团改革的部署要求,在全面评估《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科协《“十四五”时期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十四五”时期推进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

 

一、背景形势

 

自《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吉林省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群团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协系统持续深入推进改革,“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特色持续增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取得明显实效,科协“四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科协履行“四服务”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对标新发展阶段的使命要求,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的广度深度精度不够,联系广泛、整体互动、服务有效的工作体系还有待健全,基层组织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系统性、基础性工作还不扎实,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联合协作的“大学术、大科普、大调研”一体化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分工与协同机制有待完善。新征程上,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改革创新发展。

 

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及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各项部署要求,推动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以有效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以健全联系广泛、整体互动、服务有效的科协工作体系为主线,以提升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夯实科协组织基层基础为着力点,推动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激发科协组织活力,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最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汇聚磅礴科技力量。

 

2.基本原则

 

——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承担起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改革创新学术、科普、智库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长期制约科协事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鼓励基层首创和试点示范,建机制、强功能,增强改革实效。

 

——突出学会主体。围绕增强学会发展活力和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学会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创新,强化对学会的服务和分类指导,深入推进一流学会建设,引领学会服务能力提升。

 

——坚持赋能基层。深化资源下沉、重心下移,着力推动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建立完善纵横协同的系统联动机制,加强科协系统工作统筹谋划部署,打造科协组织一体化工作格局,统筹省级学会、各级科协组织改革,汇聚改革合力。

 

三、重点举措

 

“十四五”时期,在持续落实吉林省委办公厅印发《吉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政治建设、组织体系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立足“四服务”职责,着力推动构建完善“一体两翼”协同联动机制,重点抓好以下改革举措。

 

1.加强和改进科协系统政治建设

 

聚焦政治靶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要求,不断丰富完善科协系统政治学习制度。加强与中国科协党校及省委党校、杨靖宇干部学院等党性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合作,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重点内容,系统面向科技领军人才、各级科协和科技社团干部开展党课、培训、研讨等教育活动,丰富理论学习内容,打造学习品牌,不断扩大服务覆盖,引领科技工作者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全面加强科协组织党的建设。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对机关党建的领导。持续全面推进党支部BTX建设,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深化“党建强会”。进一步加强对省级学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学会党建特点的新模式新方法。建立省、市(州)级科协领导机构成员直接联系学会制度。健全学会党建工作机制,指导学会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省级学会理事会党组织职责清单,举办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实现党的领导和学会治理的有机统一。强化学会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学会领导机构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拓展工作新局的能力。学会理事长、秘书长要带头面向广大会员,坚持不懈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引向深入。

 

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道德学风建设,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讲好科技工作者故事,加强对院士、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宣传,组建吉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营造团结奋进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重点建设10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在切实履行科协“四服务”工作职责中,坚守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正面发声、科学引导、舆论引领。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目标导向,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以有效方式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立根铸魂工作。

 

2.全面增强团结联系服务本领

 

持续改进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手段和方法。着力破解对科技工作者吸引力凝聚力不强问题,使科协系统全方位全链条发现、培养、服务、支持、激励、团结、集聚科技人才的渠道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优势进一步彰显。推动“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汇中国”品牌及资源平台落地见效。进一步健全以省科协云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网上科协工作体系,加强集成融合,提高数字化水平,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矩阵。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服务力度。聚焦人才培养举荐、成果评价、为人才松绑、营造创新生态等利益关切,完善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促进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氛围,以服务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继续以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培养为重点,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支持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青年科技领英计划”,突出做好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持续实施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落实动态跟踪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成效。

 

坚持对科技领军人才、基层科技工作者和海外科技人才的广泛联系。深化全省院士专家、吉林籍院士等高端人才经常性联系服务制度建设,推动成立“吉林省院士联谊会”,汇聚高端人才智慧力量,助力吉林创新发展。发挥省科协“十大”代表作用,团结凝聚基层科技工作者。加强对新经济组织、新业态领域科技工作者及高校学生等群体的联系服务。以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为抓手,了解科技工作者思想、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支持学会、各级科协举办国际学术活动。

 

3.全面加强科协组织体系建设

 

不断夯实“一体两翼”组织基础。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做好科协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突出学会和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引擎和枢纽作用,积极推动学会组织向横向拓展、各级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使更多科技工作者自觉主动加入科协组织,通过有效的组织覆盖,为提升科协组织力和动员力、增强科协组织活力奠定基础。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

 

巩固拓展学会组织建设。建立学会动态调整和更新机制,调整优化学会布局,强化分类指导,支持我省有优势的前沿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发起新学会,对长期软弱涣散、不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会履行退出程序。推动实施学会理事长选任、秘书长聘任机制,坚持扩大理事会中基层一线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比例,推动学会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强化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加强学会办事机构队伍建设。

 

发挥市州科协枢纽作用。推动构建完善省域统筹、市域连结、县域重点的组织协同和联动机制。市州科协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积极响应省科协部署安排,带动县级科协呼应落实,形成以市州科协为枢纽,以市级学会、县级科协为节点,科协基层组织为结点的紧密的区域科协组织网络,推动从人才、资源、信息、活动等多方面在网络内组织间实现共享联动。

 

打造县级科协组织新机制。县级科协等基层科协组织要接长手臂,强化跨领域协同合作。围绕“组织+业务+人才”,重点面向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强“三长”、建“三会”、领“三队”,驻“两心”,共同建好基层科技工作者之家。针对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重点任务,探索开展从省级学会中选拔优秀科技工作者兼职或挂职县级科协副主席试点工作。

 

加强企事业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明晰市县科协属地化管理服务责任。完善高校科协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创新活动方式,推进省内高校科协组织全覆盖,探索成立高校科协联盟和职业院校科协联盟。推动在科研院所建立科协。持续推动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科技园区建立科协组织,探索建立企业科协创新联合体。

 

整合优化科协职能。畅通与上级科协部门的有效衔接,加强与基层科协组织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升科协的组织力,有效激发科协事业发展活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育管用力度,更加优化干部交流机制。注重干部素质能力培养,加强对省级学会和各级科协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持续提升科协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本领。

 

4.加快学会创新发展

 

系统谋划学会发展。学会要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聚焦团结引领主责主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的联系服务,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服务会员的能力。健全学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挥示范学会、特色学会典型效应,设立学会创新工作排行榜,激励学会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到“十四五”期末,创建一流学会30家。持续推进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提升依法依章治理水平。建立简明、科学、易行的学会制度体系,完善理事会民主议事、监事会监督检查制度,发挥广大会员的参与、监督作用。

 

培育服务科技创新高端学术品牌。积极对接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优质资源,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和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平台。继续以省科协年会、青年科学家年会等大型学术活动为引领,示范带动省级学会围绕全省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打造高端平台,不断壮大影响。助推我省优秀科技期刊向国内、世界一流目标迈进。鼓励学会创新方式、创造精品,服务产业升级、区域创新、乡村振兴和人民健康。

 

发挥学会组织第三方评估作用。支持学会组织参与项目评价、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推动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助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学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评审、重点研发项目指南编报、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等工作。支持学会设立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奖项。鼓励学会开展社会团体标准制订发布工作。

 

5.提升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能力

 

凝聚提升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加强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能力,完善集思汇智聚能机制,引导组织科技工作者聚焦“卡脖子”、强基础等重大问题和需求出谋划策,以高质量成果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实施“科技智汇吉林行动”,围绕吉林省重大战略需求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难点问题,汇集科学共识,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创新目标,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强科学决策支撑能力,进一步构建跨界集智、开放融合的科协特色柔性智库体系。巩固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建设,完善制度,控制规模,动态管理,提高专业水平。推动省级学会建设专业智库,指导市县科协开展科学决策咨询工作,动员省级学会专家参与市县智库建设,促进科学决策咨询服务向下延伸。

 

打造上下联动、需求牵引的专家服务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行动,围绕建言献策、产业发展、科学普及、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目标任务,引导优势资源向基层延伸,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乡村振兴。依托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发挥市县科协桥梁作用,畅通上下联系渠道,坚持需求牵引导向,释放人才智力优势,更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农技协组织创新发展,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深化“科技小院”和专家工作站建设,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样板。到“十四五”期末,重点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试点县5个,推动新建“科技小院”10家及一批专家工作站。

 

依托“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服务区域转型发展。借助“科创中国”品牌,引入全国学会资源,统筹省级学会力量,总结试点经验做法,通过创新驱动、赋能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打造3—5个试点城市。围绕产业需求牵引科技供给,组建跨界、跨学科、跨领域专业科技服务团,构建供需对接、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现实转化、有效落地,形成并在全省推广科协组织服务政产学孵金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

 

发挥平台引领作用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建立服务“双创”长效机制,以省科协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牵引,深度开展“院士专家基层行”、创新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围绕重点产业,突出问题导向,把脉问诊,打破瓶颈,不断促进企业创新。支持举办吉林省企业“创新达人”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青年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提升。

 

6.推动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科普工作新格局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推动建立科普社会化协同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投向科普,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进一步完善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共享、规范发展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推动形成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建立常态化面向社会开放的联动机制。

 

强化科协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牵头部门作用。推进《吉林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进一步完善纲要实施工作机制,形成“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纲要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目标任务,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提高。

 

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推动将科学精神贯穿科普创作与传播全过程,促进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提升,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科普生态。建立原创科普作品和科学传播活动的政治性、科学性审核把关机制。加强我省原创科普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深化应急科普资源开发制作。推进省科协科普传播新媒体矩阵建设,建设好科普中国融媒体传播平台,推广“科普吉林”传播品牌,持续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加快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科学理念和传播技能,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完善科普人才支持政策,强化规划纲要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优化科普人才评价机制,解决好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动力问题。依托重点科普场馆、科技园区建立科普志愿服务网络,注重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经验作用,凝聚起一批懂专业、有热情、能奉献的科普志愿者。健全高校学生参与科普工作的组织机制,拓展和充实科普后备人才队伍。加强对科普人员的培训。加大对优秀科普人才的宣传支持力度。

 

推进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提升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水平,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建立完善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试点建设等相结合的统筹推进机制,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探索开展科普标准化工作,提升运用科普标准的能力和水平。强化保障政策措施,推动构建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和科普能力培训体系。引导和培育科普产业发展,搭建科普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实施科技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探索推进校内外协同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开展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工作,深化以“英才计划”为代表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阵地建设。推动省科技馆与教育行政部门“馆校共建”合作模式深入基层,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繁荣学会科普工作。强化学会科普工作职责,将科普工作纳入学会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安排。设立学会科普工作专项,开展科普特色学会评选。支持学会围绕学科领域特色和组织优势,打造融策划、平台、队伍、内容于一体的高质量学会科普品牌。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党对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科协及省级学会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推动改革的政治责任,强化“一把手”抓改革的使命担当。要力戒形式主义,锚定改革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分工,将改革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配合协同。各级科协组织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汇报,把改革工作纳入当地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有关安排,主动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政策,协同推进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3.加强督导评估。建立督导机制,坚持定期督导与经常性督导相结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导。加强改革进展动态评估。鼓励和支持各级科协组织及省级学会创造性开展改革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凝聚改革共识,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