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本站
2023-04-12 14:16:02
吉科协发普字〔2023〕2号
各市(州)、长白山开发区科协,各县(市、区)科协:
现将《吉林省科协2023年科普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共同做好推动落实工作。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4月10日
吉林省科协2023年科普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吉林省科协科普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围绕科协“四服务”定位,聚焦靶心、守正创新、赋能基层、提质增效,突出价值引领,积极推动《吉林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有效落实,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和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着力提升我省公众的科学素质,服务吉林全面振兴。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引领
(一)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全年科普工作,与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紧密结合,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二)强化科普价值引领。支持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注重引导科技工作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普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协同各级学会、各地科协、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及有关单位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科普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双创活动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科普活动。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依托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精神养成行动,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科普服务全链条,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传递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
(四)提升应急科普和热点科普服务能力。联合各级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等部门强化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密切协作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强化应急科普和热点科普、我省特色科普资源征集、开发与供给。建立完善应急科普热点科普专家信息库,提供优质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以《纲要》实施为主线,助力推动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一)完善纲要实施协调推进机制。研究提出《吉林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推进工作议事协调规则》,发挥科协在纲要实施工作牵头作用。拟召开省纲要实施工作推进会议、纲要工作联络员会议,推动成员单位共同落实好相关任务。开展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重点项目资助扶持,联合各成员单位在科普活动开展、科普资源开发等方面,深化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科普大联合大协作。
(二)推动重点人群科普素质提升。继续推进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以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为阵地,构建校内外协同的科技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与民政厅等部门组织合作,开展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服务老年人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提升;联合科技部门开展创新方法培训,举办创新方法大赛,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养;联合乡村振兴和农业部门开展“农工巧匠”评定,助力培育乡村人才,促进乡村振兴;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科技培训,配发科技读本,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履职能力。
(三)强化科普社会化动员机制。充分发挥我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主流媒体对我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系列宣传,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省市级科协在政策、项目、经费、活动等方面加大对科普示范县的支持。以项目制为牵引,开展重点科普工作项目制申报与管理,科学编制项目申报指南,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开展重点科普项目征集,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
(四)强化科学素质指标对科普工作的推动作用。开展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工作相关业务培训,解读我省公众科学素质现状,提升省纲要办成员单位和基层对科学素质工作的认识,依据中国科普研究所每年针对我省公众的科学素质情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查弱项、补短板工作。做好迎接国家开展《纲要》实施“十四五”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
三、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一)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以“科普中国”融媒体传播平台、合作媒体、自媒体为主体,构建覆盖广、方式多的科普传播矩阵。在巩固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统筹建设科普新媒体传播矩阵,利用科协自有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快捷、受众面广优势,做好科普资源生产汇聚和精准推送。打造“科普吉林”品牌,突出特色和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公众识别度,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科普宣传平台。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丰富矩阵内容、拓展表现形式,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阵地。持续推动“科普中国”落地推广应用,在保持“科普中国”APP实名注册人数居全国前列的基础上,提升传播量和活跃度。加强新媒体科学传播榜各项指标建设,增强科普工作信息化传播的黏合度和影响力,力争我省在全国科协系统科学传播排行榜排名处于前列。
(二)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在资源整合、服务支撑、示范宣传方面强化全省联动,打造基层科普示范样板。推进省科普教育基地规范化创建与认定,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引导基地突出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增强科普服务能力。推动我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入驻科普中国(科普号),优化科协联系服务本地区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机制。加大“科技小院”建设力度,组织小院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科普服务活动、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引领带动等工作,推动科技小院与基层农技协组织建设、农村科普、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校外科技和劳动教育等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规范管理和督导,发挥好资金使用效能。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与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社融合发展。
(三)构建高质量学会科普工作体系。强化学会科普工作职责,促进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持学会突出学科领域和组织优势打造科普品牌,开发科普资源,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继续深入实施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行动,助力我省乡村振兴。开展“智惠行动”科技志愿服务,推动各地科协与省级学会结对协作,赋能基层科普,组织志愿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对接群众需求,开展精准服务。
(四)巩固提升城乡社区科普工作水平。联合民政厅共同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的意见》,加强社区科普资源、阵地和队伍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科普中国”优质科普资源走进社区,探索定制化流动科普设施落地社区、资源共享的有效模式。支持各级科协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大学等平台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对于基层科协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等择优给予项目支持。
(五)构建以现代科技馆体系为主阵地的科普阵地。持续推动科技类场馆、文化类场馆、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之间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贯彻落实《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把科技馆建设成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推动出台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中国流动科技馆吉林省巡展项目管理办法和考核管理办法。开展“科技场馆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组织大学生和院士专家参加科普志愿服务。优化流动科技馆科普资源配置,扩大服务覆盖。深化“馆校共建”项目,探索建立馆校科学教育共同体。组织科普大篷车深入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等开展活动。加强农村中学科技馆工作督导,更好发挥其功能作用。
(六)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结合“双减”工作做好科技教育,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构建校内外协同的科技教育体系,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高层次专家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构建“大手拉小手”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好五学科竞赛,充分发挥竞赛选人育人实效。开展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英才计划项目等,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组织开展科学调查体验等各项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开放优质科技教育资源,与中小学密切联系合作,开展科普服务助力“双减”行动,打造高质量科普研学品牌。
(七)推进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聚焦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千万头肉牛”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品“十大产业集群”创建等,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等能力,组织开展“吉林省农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科技之冬”“农博会科普大集”等全省联动性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推进乡村振兴。
(八)培育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推动组建和丰富应急科普、青少年科技教育、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级各类专家团队。鼓励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小分队,提升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我省科技志愿者注册量。组织我省优秀科普人才和科普团队参与中国科协“典赞·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等推选活动。举办科协科普工作骨干、科技(科普)志愿者培训班,组织开展基层科普观摩交流活动,提升科普工作者科普理论水平和科普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