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主页劫持”需要内外兼治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05-28 11:35:24


明明自己没有设置过,打开网页浏览器却直接到了一个陌生网站,想改回原来的主页设置颇费周折,甚至无能为力。随着互联网治理的深入,网络环境在逐步改善。但据用户反映和媒体调查,“浏览器主页劫持”“流量劫持”等现象依然猖獗,损害着广大网民的权益。近日,“浏览器主页劫持”等网络技术霸凌现象引起了强烈反响,金山毒霸、360两家公司表示,将从我做起,加强行业自律。(5月26日《人民日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到8.02亿。8亿网友,不知几人,幸免“劫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网络技术霸凌无处不在,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逃得了“魔手”逃不了“黑手”, 每次解脱都要费尽周折,也很难找到投诉渠道,很多时候在无能为力中陷入无可奈何。因此,网友对于“流氓软件”深恶痛绝,苦其久矣。


上网被“劫持”,问题在哪里?专家给出了答案,有的是正规互联网公司应用软件的默认修改,有的是某些第三方工具软件的捆绑安装导致,还有的是恶意软件或电脑木马病毒所为。“浏览器主页劫持”背后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按照目前杀毒软件水平,拿下基本不在话下。可是,如果杀毒软件本身就成了“劫持者”,自然也就扭曲成了魔幻现实。


对于“主页劫持”带来的危害,专家已经分析得很清楚。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所说,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和糟糕的体验,容易导致用户隐私泄露,还有可能对整个网络安全造成威胁。其实,这只是“看得见的危害”,而在看不见的层面,会削弱用户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和信心,还会在整个互联网领域造成严重的“逆淘汰现象”。简单的“主页劫持”,就能带来海量的流量,就能实现巨大的利益,在一片浅水和混水中,谁还会安心练游泳技术?


现在互联网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流量上,正如有人所讲的,这其实已经犯下了方向性错误。对于互联网公司,尤其以技术立身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应该是通过技术进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而不是给用户制造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流量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可现在不少互联网公司被流量绑架,其主业不是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用户体验,而是围绕流量不择手段。可怕的是,在技术掩护下,竟然还能“偷袭”成功。


现在,两家互联网公司表态将从我做起,加强行业自律。“主页劫持”的滥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道德问题。但当互联网公司唯流量是举,不走正路,而又得不到有效约束时,很难依靠其自身力量“浪子回头”。对此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欢迎自律,但不能把所有希望交给自律。内部驱动力不够时,只能寻找外部力量。


事实上,我国目前已出台不少规范“浏览器主页劫持”等行为的法律规范。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第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等规定,都从原则性角度否定了“流量劫持”行为。2015年11月,上海浦东法院判决了全国首例“流量劫持”案。法律自身需要从原则走向细节,但既然有了法律,就得依法办事。如果鞭子只是高高举着,始终落不下来,那和无法可依也没什么区别,如果因此而影响法治信仰,那带来的危害更大。


不必讳言,“主页劫持”的背后是“主业劫持”。也不仅仅是“主页劫持”,互联网上还存在很多司空见惯却又无可奈何的“毒瘤”,从本质上讲,都源于一种“主业劫持”。不少互联网公司既助纣为虐,又深受其害。既然如此,那还是内外兼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孙楚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