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科技日报
2018-07-23 00:00:01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科学精神内涵丰富,可能每个科研人员都会对其有不一样的解读。怎么理解科学精神?又如何践行和弘扬科学精神?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食品工程专家潘忠礼教授。
了解科学,才能更好理解科学精神
科技日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应该怎样理解科学精神这一概念?
潘忠礼:我们要谈科学精神,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精神,这样才会理解科学与精神结合后所具有的内涵,理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而谈到科学,从广义上看,科学涵盖了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内容十分丰富。当今由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人们在谈到科学时,往往会自然联想到自然科学,进而在实践中出现了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这样的分类。但无论怎样分类,这些科学都是知识和过程的结合体,都具有令人激动、有用、不断发展和全人类参与的特性。而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外在表现为一种心态和态度。科学精神,则指的是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秉持的精神,除了体现其对科学的态度外,同时反映了其在科学实践中的操守。
科技日报:在您眼中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潘忠礼:人们对科学精神有着诸多的定义,我认为,科研人员所秉持精神的最重要的内涵是诚实,同时还有探索和挑战的勇气。具体体现在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寻根问底,循序渐进,系统性地寻找答案。
自身修养与外部环境缺一不可
科技日报:认可科学精神是一回事,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科学精神又是一回事,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怎样才能在科研实践中切实践行您眼中的科学精神呢?
潘忠礼:要在科研过程中践行科学精神,其实很不容易,需要科研人员自身具有对科学知识的热切渴求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当然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只有对科学知识抱有极大热情,科研人员才会有探索真相的勇气;只有具有挑战现有科学知识和未知科学知识的勇气,他们才能揭示科学的真理,使科学进步。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很多重大发现并非在预期之中,而是在科学实验失败或非预期结果出现后,依靠研究者挑战一切的慧眼所发现。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探索和挑战的勇气对科学发现非常重要。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要勇于求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才能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科技日报:您提到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怎么理解这个外部环境?
潘忠礼:我所说的外部环境,指的是科研氛围和政策的支持。给科研人员一个宽松的环境,才能促其在科研过程中保持诚信。良好的科研体制和政策应该允许失败,因为在失败的过程中,也同样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一个科研项目,如果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可行性评估基础之上,并且具有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来实现项目目标,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就应该是一个好的科研项目。如果不许失败或获得非预想的结果,将造成科研人员为完成任务或达标而弄虚作假,做出学术不端行为,这是科学精神所不能允许的。政策要给科研人员自由的发挥空间,才会利于科学的进步。
理性看待科研成果至关重要
记者:如您所说,要践行科学精神,科研人员的自身修养与外部环境缺一不可。但不能否认,在实际工作中,考核评价是科研人员及其所属机构都要面对的问题,或者说是压力,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潘忠礼:要弘扬科学精神,让一位研究人员始终对科学问题抱有积极的热情,始终秉持科学精神踏踏实实地搞研究,实事求是地理性看待其科研结果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既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不应片面地的追求获取专利和发表文章的数量。专利或论文数量虽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工作做得多少,但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其对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片面追求发表文章和获取专利的数量,若这些文章和专利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没有贡献和影响,则浪费了科研人员的大量精力以及众多的社会资源。
此外,在科研过程中避免频繁进行项目验收和鉴定也很重要,因其很有可能造成科研人员用不实的结果来应付验收和鉴定;同时过多的成果验收和鉴定也会分散科研人员的精力,无益于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发挥。
科技日报:您怎样看待我们现今的科研评价体系?
潘忠礼: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体制和政策要能够理性对待科研成果问题,要实事求是。只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在社会和科研实践中得到尊重和弘扬,才会使科学体现其本质,使科学成果具有其价值。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科研体系和成果的评价应该进入一个从量到质的转型期,它不但要有助于科学的进步,同时要有利于良好科学精神的形成,让其在科学研究中得以体现。(科技日报华盛顿6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