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管得了科幻吗?——与陈思进先生商榷

来源:科普时报

2018-08-17 00:00:00

对科幻做出合理的划分似乎是一件令人无比头疼的事情,然而,科幻研究者左脑头疼纠结于此,右脑又乐此不疲地对科幻进行着划分:乐观主义科幻和悲观主义科幻,大科幻和小科幻,软科幻和硬科幻,核心科幻和泛科幻……。

    

圈里叫得最开的提法,莫过于硬科幻和软科幻了。第一次听到这种提法时,我想到的是裹着一包浓软汁液的柿子和脆生生的能和牙齿清咧撞击的硬柿子。软柿子好吃无疑,但“软柿子”的引申义却指处于弱势的一方,撇开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不谈,不妨返归词源:“硬”的基本义为“坚固的、刚强有力的、能力强、质量好的”;“软”则指“没有气力、懦弱的”。诚如陈思进先生在《再谈科幻软硬之辨》(见10月13日本版)一文所述,科幻创作者和研究者们越来越意识到“硬软”之分的不妥及隐含的歧视。再深究,为何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冠之以“硬”,将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命之以“软”?其阴魂怕要追及自然主义(naturalism)的站位,自然主义主要是一个方法论或认识论命题,它断言:自然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甚至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陈思进先生很聪明地将硬科幻和软科幻分辖的列属学科略去,重新对硬科幻和软科幻定义,观其“超越时空”栏目几篇文章提及的软硬科幻的界定,笔者认为尚有几处存疑,借此与陈先生商榷探讨。

    

其一,定义指称模糊。陈先生对硬科幻的定义提到:“以现实科学理论为依据,合理的构建至少一个以想象的科学事实为核心。”在他的定义中仍然存在界定不尽完备精确,指称过于模糊的问题。何谓现实科学理论?物理学化学肯定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叫不叫科学理论?科学的成分占多大比例算硬科幻,少于多大就不算是硬科幻? 陈先生又是凭什么断定中国只有刘慈欣一个硬科幻作家?

    

其二,“现实科学理论”的提法有待商榷。事实上,“现实科学理论”有可能出错。历史上曾风行的“燃素学说”和“以太学说”在当时的科学界看来是正确的,能被用来解释很多“科学”现象,“光以太”“电磁以太”的提法因此出现。戏剧性的是,这些“科学”的学说如今却被证明是错误的。若按陈先生所言,非要以“现实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创作,那么,在“以太”时代构想“光在真空中传播”是否很不科学?“现实科学理论”不仅有其脆弱性,还会束缚想象力。

    

威尔斯的《隐身人》的科学构思是那种使人隐形成透明的化学药品,这一元素决定了整个小说的发展。但隐身显然是一种科学幻想,本身毫无科学根据。凡尔纳创作科幻小说的时候,世界上尚无火箭和核潜艇,你能说他写的不忠于科学,是玄幻或者魔幻小说吗?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科学的概念。所以,科幻小说的科学构思未必应当合乎现实的科学理论,重点在于是否符合科学的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哪种知识是科学,哪种知识不是科学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其三,认为所有的规律可以还原为唯一的最基本的定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陈先生却在文章中将这一观点奉为玉律。他指出:“软科幻只要其中的科幻元素的科学基础不成立(即不被当代的科学定律所支撑),甚至稍微偏离方向,往往就不成其为科幻作品了。”此处关于“当代的科学定律”的提法不甚精确。在生物学、社学科学之中,“定律”应用性其实很窄,环境发生变化,定律就不适用的情况极为常见,这种定律算不算“当代的科学定律”?

    

陈先生提到,“霍金在新著《大设计》的开篇中提及哲学已死,意思是世间万物的演化,是遵循一个定律的,即爱因斯坦用其下半生所追寻的T.O.E.”。这种引证本身带有理论还原的色彩,实际上,统一场理论目前尚未建立起来。认为所有的规律可以还原为唯一的一个最基本的定律,这种说法无疑站不住。

    

从某种程度上说,蛮横地判断什么是合格的科幻,什么不是,还是核心科幻作者或是读者的心态作祟。事实上,科幻亚文化圈的水塘里日益水草丰茂。日本新近出现一种科幻类型——怪谈科幻,将阴阳师、百鬼夜行等怪谈学与科学杂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恐怖的故事赋之以冷静的科学解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仿佛一道极尽拼盘组合之能事的黑暗料理,怪异、新鲜而科学。科幻创作不妨如此这般漫开思维的边界,橙子炒蛋,板蓝根泡面,多试无妨。在幻想这棵大树上,结出酸辣味儿的科幻柿子又何妨呢?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科普创作》杂志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