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科普时报
2018-09-12 00:00:01
在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局中,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的源头活水,地位十分重要。而科幻作为近年来我国科普创作天地中的生力军,更是充满朝气与活力,带动了科普创作和科普产业的繁荣发展。科幻在激发人类想象力,培养科学兴趣,促进创新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
科幻文学萌生于 19 世纪初期的西方,是以科学为源文化的文学形式。科学性是科幻作品之根本。科幻作品需基于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未必等同于现实世界的科技细节,也不追求科学印证,科幻是假说式的,甚至是想象的, 艺术的“科学”。科幻作品的灵魂是“幻”。想象力是科幻作品之翼,科幻作品的“幻想”,并非违背科学常理的“胡思乱想”,而是基于科学基础之上的、闪耀智慧火花的“奇思妙想”,蕴含着无穷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力。科幻作品的精髓是批判性。初期科幻作品的批判向“外”,多是对社会的批判;当代科幻文学的批判则常常是向“内”,拿科学本身开刀。对科学本身的批判、怀疑和反省,恰恰符合科学的精髓,即怀疑精神。
科幻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层面,更彰显于科技与社会发展领域。科幻作品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类文化及更深层面的影响,开启思想实验与创新之门,引导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当今时期科学普及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推手。
科幻文学的初始使命之一是普及科学,传承知识。科幻小说在晚清肇起之初就与科普有着天然的联系:“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鲁迅在 20 世纪之初率先从日本翻译引进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传播科学和技术, 目的就是“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即用文学化的方式传播科学和技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科幻再次应运而起,惠及民识,负笈科普。此后,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又几经起伏,辗转至今天的繁荣初现。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应将科普功能强加于科幻作品。事实上,科幻作品在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培育创新意识方面,正具有科普的重要功能。如果人为地把科幻中的科普功能全面剔除,就会削减中国科幻的历史承袭感和使命感,同时会减低它在读者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科幻在发达国家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科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状况。中国科幻也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经过几代作家的辛勤耕耘,科幻创作取得可喜发展。一是科幻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王晋康、刘慈欣、韩松、何夕、杨鹏、郝景芳等一批优秀作家; 二是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甚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作品,如《三体》《天父地母》《红色海洋》《天年》《逐影追光》《北京折叠》等。中国的科幻创作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机。
中国科协对科幻创作十分重视,先后支持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研究文集”“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等科幻研究专题,旨在搭建中国科幻理论深入发展的理论平台,激励和鼓舞中国科幻作家的创作信心,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
特别是2016年9月,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 中国科幻季”,通过 2016 中国科幻大会、国际科幻高峰论坛、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中国科幻史展、魅力科幻嘉年华、印象科幻片展映等系列活动,激发中国科普科幻创作的潜力,推动科普科幻产业的发展,为科普科幻相关作者、专家、媒体、影视、产业和读者等相关方面提供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位科幻作家曾讲过:“科幻文学并不必定承担普及具体科学知识和预测未来的义务,但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一定能够达到这两种效果。”我们相信,只要人类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幻文学也会永葆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