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 ——评褚嘉祐《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

来源:科普中国-科普文创

2019-06-17 00:10:00

文/刘炫松


是谁呢?


是谁最早说这些奇怪的语言呢?


是谁留下了这些奇怪的壁画石器和动物骨骼然后又离开了呢?


他们来自哪里我们又来自哪里呢?


几个世纪以来,这些问题一直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人们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十九世纪初,探险家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南极大陆,于是从广袤的非洲沙漠到地中海之北的欧洲平原,从黑暗的巴西雨林到最偏僻的南太平洋岛屿,从“世界屋脊”到茫茫的北极圈雪地再到永远冰封的南极大陆,人类祖先全球迁徙的“长征”走走停停跌跌撞撞,最终将人类的足迹留在了世界几乎所有土地之上。


何不重走这条路呢?一边行走旅行,见识丰富的世界,一边思考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将这个充满野心的设想付诸实践,褚嘉祐先生尝试融合游记与科普写作,在本书中按照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路构造了一种有趣的现代重游。


但想要重走这条“长征”之路又谈何容易。让我们想象一个有此野心的现代旅行家。他摊开一张世界地图,看着五颜六色挨在一起的国家,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出发,经过那里,最终到达哪里。科学家们为了复原这条迁徙之路用尽了各种办法,他们穿梭出入沙漠、雨林和洞穴,寻找古代化石、壁画石刻和居留遗址,他们也倾听记录不同人类聚落的语言和传说,从中发现令人惊喜的相似性。可是如果古代化石遗失了,古代建筑倒塌了被掩埋了,古代语言消亡了呢?科学家又应该怎么办呢?科学家找到了有力的新工具,他们利用实验室中的分子,利用这些在人群之中“代代相传,客观记载着进化事件”的遗传标记,利用分子遗传学研究,来“回答化石和文献没有说清”(第170页)和无法说清的问题。


这样我们就有了这条路线大致的模样。根据“走出非洲”假说,现代人类的祖先从距今10万年前开始了他们的史诗“长征”,从发源地非洲大陆开始一路辗转,分两支进入欧洲和中东地区,进而由中东入亚,继续沿南亚、东南亚进入澳洲与南太平洋诸岛,沿途不短分支,数次北上,逐渐深入分散于欧亚大陆腹地,并由路桥进入美洲大陆,一路南下,直到南美洲的最南端。


褚先生集结他多年的旅行积累,依照同样的旅行路线排定顺序,整理成书。沿途欣赏优美的自然风物和古老文明遗迹,与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相遇和交谈,他写下了大量的精彩游记,并奉上众多亲自操刀独具风格的摄影作品。同时他也将我们带入对人类起源和迁徙的思考之中,现代人都来自于非洲么?还是从一开始就是在各自的土地上独立发展起来呢?又或者两种情况都存在,来自非洲的人类祖先向外迁徙并和各地独立的人类群体相互交配呢?为什么人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体型,说着不同的语言呢?为什么人类要离开一地迁往另一地呢?


旅行见闻和科学思考,生动的大地图景和充满活力的理论面貌,两部分内容相互交织,以不同的节奏交替牵引读者的思维,制造感受力和理解力的碰撞。褚先生让我们知道原来除了风景、异域文化和纪念品,我们还可以在旅行之中经历这么多事情。对于热衷旅行的读者来说,本书将为他们既往的旅行经历补充全新的内容,也将为未来的旅行计划带来别样的期待。


另外应当提到的是,书中有若干可商榷之处。在“东非”一节的游记部分,褚先生提到“一头藏在树干中的美洲豹(第2页)”和“来饮水的印度豹(第7页)”,但是美洲豹(Jaguar, Panthera onca)和印度豹(Indian leopard, Panthera pardus fusca)严格地指两种分别只生活在美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上的猫科豹属动物,生活在非洲大陆上的同属动物则是非洲豹(African leopard, Panthera pardus pardus),另外同属猫科的还有猎豹亚科猎豹属的猎豹(Cheetah, Acinonyx jubatus),但与上述三者有较大的形态区别。褚先生这里很可能是误认了非洲豹,但很难想象,与地域关联如此紧密的命名会出现混淆。对于本书而言,如果想要优先保持游记的本来面貌,至少应当在注释当中对该错误予以订正,以避免基本的事实错误。


不过即便如此,本书仍然是一部内容翔实、颇为新颖的作品,读者大可将本书视为一部佐以科学思考、兼顾严肃学理与通俗趣味的、饶为可读的游记作品。如果小巧的篇幅让一些对人类起源和迁徙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大呼不够过瘾,那么读者大可从褚先生的讲解出发,开启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在阅读当中享受思想和情感的双重冒险。


《沿着祖先迁徙的脚步旅行》,褚嘉祐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


责任编辑:牛小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