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气象预警精准服务农村

来源: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2-30 14:53:44

隆冬时节,农事蛰伏。在山东兖州漕河镇前谢村,这段时间,种粮大户马恩新很是清闲,掰着手指头一算,他有半个多月没去自己的家庭农场逛一圈了。而在村子另一头,种粮大户苏根丁却很不“得闲”,这些天,他正“忙并郁闷着”。


关键时刻的“鸡毛信”


“700多平方米的大棚叫大雪压塌了,这不,忙活了半个月才重新搭起来。”急得满嘴是泡的苏根丁告诉记者,上月末,兖州普降暴雪,他的储粮钢构大棚被积雪压塌,损失了两三万块钱不说,东跑西颠、请工买料的重建搞得他更是筋疲力尽。


“太大意了,没把气象信息员的话当回事儿。”提起导致大棚压塌的原因,老苏肠子都悔青了。


“在大喇叭上不停地喊,还连发了好几条短信,就是怕俺看不到。”苏根丁说,从去年11月22号下午开始,村里的气象信息员就开始用灾害预警大喇叭广播暴雪预警信息,村干部、气象信息员也通过短信进行提醒,粗枝大叶的他听听看看就搁在了脑后,雪下起来之后也没有进行库顶清理,最后造成了损失。而包括马恩新在内三里五村的其他种粮大户收到短信后及时除雪应对,最终安然度过雪情。

 

“平时觉着信息员干的这些事无所谓,关键时候还真管用。”吃过亏后,苏根丁很是服气。

 

“要在关键时刻救急,首先就得传好‘鸡毛信’。”兖州区气象局局长孔令军介绍,为了能让预警“一传到底”,他们构建了一套区镇村三级传递网络,在区级层面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在10个镇街都设立了气象协理员,在全区437个村居都配备了气象信息员,承担预警最后一环的信息员实现了村级100%全覆盖。一步得力,步步得力

 

“鸡毛信”能否送得及时到位,最终靠的是渠道通畅、体系完备。


“这周就能知道下周天气怎么样,预报哪天下雨就八九不离十。”在小孟镇沙窝村,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农业土专家仇汉华一直都在品尝着气象预报服务带来的甜头。


仇汉华告诉记者,他流转、托管再加上提供农机服务的土地有400多亩,作为种粮大户和农机手,他的手机号码被纳入了区镇气象信息网络传播系统,天气预报信息分别通过短信、微信、飞信等平台发送到他的手机上。

孔令军介绍,全区有包括种粮大户在内的1600余人能在区级系统里获得第一手信息,而这1600余条信息连同镇街传播系统一道,多次裂变在全区扩散。同时,他们还在全区安装了10套气象信息直通高清多媒体、100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200套气象灾害预警广播设备填补技术缺口。通过这些手段,快马送信。


此外,兖州还建立了精细化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报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系统等,与传播系统形成技术犄角之势,真正做到探得准、发得早、传得快、覆盖广。


有了顺风耳、千里眼,仇汉华找到了“纵观天象”的感觉。


老仇介绍,去年夏天麦收,他原本把开镰时间定在了6月10号,作业期四到五天。6月5号上午收到10号以后有连续大雨的气象周报后,他立即通知社员调整收割时间,第二天开镰收割并同时进行玉米夏直播。6月11号,就在完成收割播种的第二天,大雨如期而至。

 

“一步得力,步步得力!”老仇说,根据气象预报及时作出调整,既在大雨前完成了收割,确保了颗粒归仓;又在夏直播后赶上了雨水,省去了一遍水钱。


专家联盟联出气象“生产力”


提到省钱,马恩新掏出记录簿给记者看了一段流水细账。


去年6月24号,准备浇水。气象信息提示:近两天大雨,不宜浇水,备好化肥等雨。27号降雨,紧跟施肥,电费加人工一亩省25元,400亩地共节支1万元;7月9号,灌喷雾器准备喷除草剂。气象信息提示:明日大雨,不宜打药。10号降雨,200瓶除草剂,15元一瓶,计3000元;一人一天打30亩,13个工,计800元,共减损节支3800元。


“往年多发赤霉病,顶好的年份亩产才到1000斤。今年小麦亩产1200斤,比去年多200斤,按1.2元一斤计算,400亩地共增收9.6万元。”算完节支账,马恩新又给记者拢了一笔增收账。

 

“近期,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大雾或降雨容易造成赤霉病发生,需在雨雾过后立即喷打多菌灵预防。”翻开手机信息栏,小孟镇农技站站长、气象协理员孟昭强找出了一条气象信息。他告诉记者,正是这条技术意见让马恩新在去年5月初那场大雾中成功防范了赤霉病发生。


对症防病,自然未病解除。

 

“这就实现了气象信息与农业技术意见的精准融合。”孔令军告诉记者,信息融合的背后是兖州气象专家联盟搭起的涉农业务对接平台。


孔令军介绍,兖州成立了由气象、应急、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民政、科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气象专家联盟,开展农业气象的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以及气象灾害联合防御,共同研发制作发布为农服务产品,组织开展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会商,设计制作气象服务产品,直接面向农村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兖州创新推行了‘3456’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通过组建区镇村三级管理机构,配齐科技、联盟、信息、应急四支队伍,完善监测、预报、服务、传播指挥五个系统和预案、评估等六项措施,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和服务网络,实现气象为农的零公里直通服务。”孔令军说。

 

作者:宋修伟


责任编辑:牛小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