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科幻的软硬之辨

来源:科普时报

2018-08-02 00:00:01

史上票房冠军、科幻巨制《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25日在美国加州开拍,且将是史上最庞大昂贵的大片系列,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拍摄时间将会长达6年……


目前,国内对于科幻作品的普遍认识,似乎是觉得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但我之前提到了,科幻作品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如果在超现实因素中,没有任何当代科学定律做支撑,显然只是有“幻”无“科”,即和科幻无关。


假如在一个文学作品中,只要含有超现实因素就能算科幻,那么中国四大名著都可以被列入科幻作品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传统上对软硬科幻作品的区分——


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可定义为硬科幻作品(以《海底两万里》为典型)。


软科幻: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以《沙丘》为典型)。


我认为,上述那样的传统分类和定义在当下已然不妥,至少不完整,甚至不准确,容易引起混淆。


首先,科学本身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软”或“硬”,因为那些只是人为的分类,而不同门类的学科本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是逐渐递进的(这点将另文详谈)。


再举阿西莫夫《基地》为例,其故事中的科学核心“心理史学”,就揉合了热力学、历史学、数学、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气体动力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电脑、甚至量子力学等方方面面。


其次,霍金在新著《大设计》的开篇中提及“哲学已死”,意思是世间万物的演化,是遵循一个定律的,即爱因斯坦用其下半生所追寻的“T.O.E.”。


第三,如果按照传统软科幻的定义,稍一较真的话,那么《山海经》《西游记》《聊斋》等神话、魔幻、奇幻、玄幻等,就都很容易被归类为科幻作品了,这可能也是为何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因吧。


我注意到,近年来,国内的文学评论界就将一些没有科学基础的超现实作品,如将获“雨果奖”的《北京折叠》定位为“科幻现实主义”,令人诧异,不敢苟同。《北京折叠》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是批判阶级固化的,并不存在科学定律的内核。《北京折叠》的定位,用“优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显然更为准确(其实《红楼梦》可算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鼻祖)。


顺便提一下,其实“雨果奖”就是颁发给科幻或奇幻作品的。


我认为,硬科幻的定义应修正为:以现实科学理论为依据,合理的构建至少一个以想象的科学事实为核心,所有的故事必须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展开,即采用这个核心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或更准确地说,硬科幻是以科技及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


软科幻的定义可修正为:偏向传统文学,依然以人物、故事、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作为故事导向(即,依然着重人文描写),而只是运用一些科学点来“点缀”。也就是说,软科幻中基于科学技术的幻想,只是用于辅助情节的展开。但是,这些幻想也必须符合科学的定律。


之前提到,据统计目前中国科幻作家有240位,但如果由上述修正定义来看,中国真正的科幻作家最多只有40-50位,其中,真正优秀的一流“硬科幻”作家仅有刘慈欣一人——可谓中国科幻作品的基因突变。


而我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厘清国人对科幻的认知,以帮助改变中国科幻作品(包括影视)的现状,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出现下一个、甚至更多的“刘慈欣”。


更希望中国早日实现硬科幻影视“零”的突破!


上述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讨论,甚至质疑。(编辑:wymeil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