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科幻大厦的根基必须是科学

来源:科普时报

2018-08-23 00:00:00

前几天,浏览了新一期的《科普时报》,看到了《“软”“硬”管得了科幻吗?》一文(署名姚利芬,文学博士,见10月27日《科普时报》第3版),仔细一看,原来是对我之前那篇《再谈科幻软硬之辨》的质疑,没想到拙作能被文学博士所“青睐”,不禁油然而生一丝“受宠若惊”之感。


其实,《再谈科幻软硬之辨》是《为何中国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系列文章中的第四篇,整个系列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为何当下中国奇幻、玄幻、魔幻等影视当道,却至今还出不了真正的硬科幻影视,试图找出多方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整个系列文章的立意非常清晰:所谓科幻,必须是“科学”加“幻想”,科学是科幻大厦的根基,没有科学根基,科幻无从谈起,科幻的大厦根本无法建造。也就是说,科学是皮,幻想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反之亦然,有“科”无“幻”也不是科幻,只是科普或纯科学论著。


这样说吧,科幻,从科学角度而言,就是科学的超前一步。


而第四篇则重点指出,当下软硬科幻(特别是“软”科幻)的误区,希望通过对“软”“硬”科幻更精准地定义,使得在开发影视科幻项目之初,就能确认方向,更希望避免将奇幻、玄幻、魔幻等混淆成“软科幻”。


姚博士可能没有审阅整个系列文章的前三篇。实际上,那三篇文章好似已然回应了《“软”“硬”管得了科幻吗?》中的多数质疑,那就仅对尚未谈及的几点,作如下的回应吧:


首先,《“软”“硬”管得了科幻吗?》一文的题目就偏了,因为我并没有让“软”“硬”来管住科幻的“企图”,“软”“硬”只是不同的科幻类型而已,如硬科幻《海底两万里》、软科幻《沙丘》都是科幻之经典;


其次,就像柔能克刚,水能穿石那样,姚博士将“硬”“软”在词源上的定义生套在科幻上,是非常不妥的。而我恰恰在《再谈科幻软硬之辨》中特别提到:“科学本身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软’或‘硬’,那只是人为的分类,而不同门类的学科本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是逐渐递进的”;而科幻作品虽有软硬不同的类别,但在这儿,“硬”“软”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第三,又仔细读了一遍《“软”“硬”管得了科幻吗?》。看来,还真有必要将科学的定义陈述一下:科学是通过检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检验实证”,特别是能不断证伪的才是科学。如宗教就不是科学,因为不能被证伪;而霍金在《大设计》中提到的“哲学已死”,我的理解,这可能是因为哲学也往往无法实证或证伪,严格来说,就不能算科学了。


而且,科学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并没有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推翻,只是在高速和大尺度上的修正。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接近万有理论(英语:Theory of Everything或ToE)——具有总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论框架,能够解释宇宙的所有物理奥秘。


相信我上述的观点,已经回应了《“软”“硬”管得了科幻吗?》中绝大多数质疑了。另外,请姚博士再做一下功课,威尔斯的《隐形人》恰恰有非常扎实的科学根据的,100多年过去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然成为现实了。


借此回应,我必须再强调一下,我从来不贬低奇幻、玄幻、魔幻等文学及影视作品的价值(如《北京折叠》一样能获得雨果奖),更没有“蛮横地判断什么是合格的科幻”,我只是希望能通过厘清国人对科幻的认知,以帮助改变中国科幻作品(包括影视)的现状,更希望中国早日实现硬科幻影视“零”的突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