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线、说唱、耕地……文物里的“劳动者”也让人敬佩!

来源:科普中国-博物

2024-05-07 13:15:46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又一个“五一”节来临之际,我们不妨回顾历史,从文物中寻找古代劳动者的身影,品味他们的平凡与不凡,领略他们的智慧与创造。

1714650392353.png

《捣练图》上的劳动妇女

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古代也是如此。在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很高,据史料记载,唐代劳动妇女间还存在一种名为“女人社”的互助组织,该组织不依赖官府,完全独立运作,设有社官、长社、录事、社老等负责人,其宗旨是“危则相扶,难则相救”。

在唐代开放思维的影响下,妇女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在千古流传的画作中,就有一幅清晰地记录了唐代妇女协同劳动时的风采。这幅由唐代画家张萱创作的《捣练图》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纵37厘米,横145.3厘米。“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捣练图》长卷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画中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画生动,妇女扯绢时用力地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此画作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现存《捣练图》被认为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原藏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该画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汉农夫执锸箕俑

汉代盛行厚葬,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大小官吏死后都想把生前所享受的东西带到地下继续享用。随葬品中,除了珠宝玉饰外,还有以奴婢、仆人、农夫等为原型制作的陶俑。

我国多地曾出土过一种汉执锸箕俑,它的形象就来源于汉代农夫,其中最著名的一件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该俑高74厘米,头戴笠帽,一手持锸,一手持箕,腰插长刀,脚踏草鞋,面部表情生动,嘴角流露出会心的微笑,高卷的裤腿,有力的双脚,展现出乐观勤劳、善良可亲的劳动者形象。

木柄铁口锸是汉代常见的起土工具,相当于后来的锹,用于深耕。在浚河、建土台、筑墙等土方工程中也需要用锸。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农夫腰间有把十分显眼的长刀。汉代农夫为何佩刀?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农夫应该不是一般的佃户,他们还充当着地主的家丁。根据东汉农学家崔寔所作《四民月令》记载,自从汉光武帝刘秀实行度田的新举措后,豪强大族的私家武装便由农民组成。每当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冻时,田庄主往往纠集一部分农民修牢门户,警设守备,来防御“春饥草窃之寇”;或者修缮五兵,练习战射,来防备“寒冻穷厄之寇”。后来豪强大族的这种私人武装规模逐渐扩大,按军队编制组成“部曲”,招兵买马,扩充军备,独霸一方,从而形成了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

汉击鼓说唱俑

说唱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艺术形式,我国说唱艺术流传至今共有340多个曲种,可谓百花齐放。史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极为盛行说唱表演。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如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汉散文家桓宽在《盐铁论·散不足》中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这些均可为证。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1714650407233.png

汉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夹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艺术家截取说唱艺人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夸张的形体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人物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

汉击鼓说唱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不仅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曲艺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

货郎图

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其实不仅仅在城市,宋时农村也时有商贩走动,这些流动商贩被称为“货郎”。宋画中有一种叫《货郎图》的人物风俗画,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是由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

此画为绢本水墨,纵25.3厘米,横70.3厘米,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不堪重负地弯着腰,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人们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画家借助货郎这一题材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画面中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线描勾勒,细秀的笔划辅以淡雅的设色,使画面古朴沉着。人物动态鲜明,无一雷同,显示出画家的写实功底。繁而不乱的货物描绘得一丝不苟,更显示了李嵩“尤长界画”的技巧。

然而,李嵩的《货郎图》也有局限,因为他是宫廷画家,画作多为宫廷服务,所以图中的一些物品为宫廷所有,并不能完全真实地表现平民生活。

这幅李嵩《货郎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款署:“嘉定辛未李从顺男嵩画。”另有清乾隆帝御题七言诗一首。据了解,世界各地博物馆所藏李嵩《货郎图》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是小横卷外,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所藏均为团扇。

责任编辑:李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