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科普中国-健康
2024-05-27 13:57:29
在看到这个细菌的时候,脑海中不由得出现,老婆饼里没老婆,鱼香肉丝里没有鱼,那么艰难梭菌就真的出现的很“艰难”么?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什么是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甚至人类的粪便中。因该菌对氧气极为敏感,当时难以从粪便中分离和培养,所以艰难梭菌是出现的很“艰难”么?看来不是,而是培养起来很“艰难”。
虽然是难培养,但是它具体是长什么样子呢?
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粗长杆菌。有一个卵圆形,直径比菌体还大的芽孢。周身都有鞭毛,所以可以运动。严格厌氧。培养之后,紫外线灯下可见黄绿色荧光。艰难梭菌的芽胞对常用消毒剂、抗生素、高浓度氧或胃酸,均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其繁殖体对这些因素较为敏感。
它是靠什么使人致病的呢?
(1)黏液层:疏松地附着在细菌表面,在肠道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和定植。
(2)细胞表面蛋白 84是细菌分泌的一种黏膜裂解酶,能导致结肠黏膜的降解。
(3)外毒素:多数致病性艰难梭菌菌株能产生艰难梭菌毒素A和艰难梭菌毒素B。可灭活上皮细胞内的Rho蛋白家族,导致细胞凋亡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是艰难梭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此外,大于0. 1nmol/L的Ted B还可增加细胞内活性氧中间物而促进细胞坏死。
具体的治病过程是艰难梭菌转移酶由 CDTa 和 CDTb 两个成分组成,CDTb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并介导毒性亚单位CDTa进入细胞质;CDTa 破坏细胞骨架,导致上皮细胞死亡。
说人话就是b打通了人脉,带着a进入人体,a咔咔乱拆,上皮细胞经受不住,就死了。
那么上皮细胞死亡会导致什么样的疾病呢?
(1)无症状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已证实60%-70%的新生儿,3%的3岁以上的儿童,3%的成人和10%的老年人,无症状携带艰难梭菌。新生儿和婴儿的肠道缺乏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的受体,常携带细菌而不致病。
(2)医源性腹泻:曾经住院史、罹患基础疾病、老年人、抑酸剂的使用和曾接受过抗生素的治疗等是危险诱因。其中,抗生素治疗史是最重要的高危诱因,常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应用5-10天后,出现水样腹泻,传统上也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然而,超过30%的腹泻病例,未曾有抗生素治疗史,与住院史、病人的年龄或罹患基础疾病等相关。有报道在住院1周内,13%-20%的住院病人可检测到艰难梭菌,入院4周内的检出率可增加到50%。
艰难梭菌经胃进入十二指肠后,芽胞受到来源于肝脏的初级胆汁酸的刺激开始发芽形成繁殖素的产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除抗生素的类型外,抗生素的作用时间、剂量和联合作用均是重要体外。尽管所有抗生素、甚至抑酸剂治疗都与CDI相关,但林可霉素、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诱因;抗生素可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而正常菌群对艰难梭菌芽胞发芽形成繁殖体和毒的影响因素。在结肠,次级胆汁酸抑制艰难梭菌的芽胞发芽、促进繁殖体形成芽胞并随粪便排出
3)假膜性结肠炎:5%的CDI病人,可出现血水样腹泻,排出假膜,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中毒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那么怎么预防比较好呢?
治疗CDI的主要措施包括: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轻度腹泻症状即可缓解;较重的腹泻或结肠炎病人需要采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大约20%-30%的病人会复发、甚至反复复发,主要原因是抗生素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未杀灭芽胞,可尝试采用健康人的粪菌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FMT)治疗。
因艰难梭菌在医疗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预防 CDI较为困难。医疗从业人员应重视手卫可显著降低CDI的发病率。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
通过对艰难梭菌的了解,发现其无症状携带者的比例较高,长期服用抗生素就容易引发内源性感染,因此在腹泻症状发生时,除了要注意便的颜色形态,还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可以多多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应对和防范。
本文参考文献来自《医学微生物学》人卫第九版
责任编辑: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