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人民网
2018-09-25 00:00:01
尿常规是一项基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尿常规检查的诸多项目中,尿蛋白检查又是最为人们熟知的项目之一,因为尿蛋白是衡量肾脏是否健康的关键指标。有些人在拿到体检报告时,发现自己尿蛋白超标,于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患有肾病。那么,尿蛋白超标一定意味着患有肾病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尿蛋白和尿蛋白超标是什么意思。据华龙网报道,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每天在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果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尿蛋白异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尿蛋白超标了”。
尿蛋白超标是否意味着患上了肾病呢?浙江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肾脏病中心主任寿张飞在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指出,不少人对慢性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尿液中检出的尿蛋白升高就意味着患上了肾病。事实上,尿蛋白超标并不都是因为患有肾病,如果未经确诊就盲目吃药,反而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人民网河南频道指出,除了患有肾病之外,很多因素也会导致尿蛋白升高,比如情绪激动或过度劳动会使肾小球对白蛋白与血浆蛋白的滤过增多,从而使尿蛋白升高,产生“蛋白尿”,但是当身体恢复正常后,蛋白尿就会消失,因此不必过于紧张。
总之,《健康报》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蛋白尿、泡沫尿等异常情况,或在体检时发现尿蛋白升高,就需要加强警惕,但也不要过度紧张,而应该及时就诊,或进行进一步检查,切忌胡乱用药。同时,不要把某一次检测结果作为最终判定,因为影响尿蛋白的因素太多,一般以3~6个月内的2~3次检测结果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