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看科学与公众的交流问题

来源:科普时报

2020-04-07 12:00:00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无疑也是一个现实中的科普案例,本文谈谈几个在疫情中比较突出的科普问题,主要表现在官方、专家的建议与公众日常感知存在距离。


戴不戴口罩?


电视上每天都在提醒“出门戴口罩”,但这个建议对公众来说显然太简单和粗略了,比如空旷的大街上、公园里等非密闭空间还需不需要戴口罩?不是疫区(湖北以外)的地方是否出门都要随时随地戴口罩?对于后者,台湾的医师就曾明确建议非疫区的健康人不必戴口罩。


很显然,如果人人出门后每时每刻都戴口罩的话,那生产多少口罩都是不够用的。因而很快就出现了呼吁,普通民众不要购买医用口罩,因为连医护人员所必需的医用口罩都紧缺了。


2月29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就新冠疫情发表了《联合考察报告》,对公众的建议部分强调“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居然没有戴口罩一说,如果再考虑到报告第11页提出“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第16页确定“流调显示,许多医务人员病例可能是在家庭内而非医院感染的。”——显然,“戴不戴口罩”这个问题,已十分有必要向公众进一步细化说明,以及对不同地区公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建议。


此外,相关问题还有,口罩可否清洗后再次使用?一次性口罩可否重复使用?在公众根本就买不着口罩的情况下,这样紧迫的问题也见不着官方和专家比较接地气的有效回应。因而网上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各种办法,如把一次性口罩放在吹风机前面吹,温度可达到60℃,从而杀死病毒后可再利用。


戴不戴手套?


在确定新冠肺炎可以接触传播且病毒能够“存活5天”的情况下,直觉上让人感到出门按电梯、摸门把手等应该戴上手套。但是有著名专家却表示:“我认为没有必要,用流水冲洗就可以了。一般是不需要戴手套的,只要你勤洗手,回家率先洗个手就可以了。”


在这里,笔者质疑专家是否意识到其传染医院的工作环境与公众日常的生活环境存在很大不同。公众出门后其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可能去购物买菜、健身、骑车,坐公交车等,公共场合如商场扶梯的使用人次更是不计其数,一旦通过公共物品形成交叉传染,带回家后岂不也是新的病毒扩散源。 “回家率先洗个手就可以了”,对专家来说用流水洗手可能是职业习惯和专业行为,但对公众来讲,回家后立刻洗手可能既不习惯也不专业。此外,“一般是不需要戴手套的”——这里的“一般”,显然也不会让公众放心的。


所以毫不奇怪,网上开始流行各种各样开关电梯的神器和神技,如用保鲜膜、塑料手套、牙签、去掉笔芯的笔壳(摁完电梯后再带上笔帽,消毒后可反复使用)、纸巾,以及对电梯非常不友好地用脚开关电梯……


出门还是不出门?


前时随着疫情的加重,网上不断呼吁,要求所有人不要出门,出门的人就是拖控制疫情的后腿,简直成了全民公敌。对此,有人调侃:“终于到了躺着也可以为国家作贡献的时候了”;有人表决心:“只要还有一口气,呆在家里守阵地”;还有人透露出入小区大门的暗号,问:“有朋自远方来”,答:“必诛之”。


与网上的普遍激进态度不同,电视上的建议稍微缓和一些:“少出门,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可这仍然难以操作,不是居住在湖北疫区的人们该如何“少”呢?有人觉得半天不出门就算是“少”了,有人可能又觉得半个月待家里也还不够“少”?大家只能各自判断了。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间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勤锻炼、不扎堆、讲礼仪、稳心态、树信心、不信谣、不传谣”——居然没有“少出门”一说,是不是对本地区疫情有着自己的专业判断?


现在人们明白了,原来最强大的竞争力是自己的免疫力。可如果十天半月不下楼的话,难道对免疫力就好吗?是不是也能适当地到空旷地带锻炼一下呢?


这些问题提示我们,科学家与公众交流应提高针对性,要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相对于传统科普偏重于对科技知识本身的通俗化,今天的公众可能更关心科技给自己带来的影响、风险和后果等,这些超出传统科普知识的内容尤其值得重点关注。相对缺乏设身处地对公众心理感受和实际忧虑的认知,脱离了其现实生活的场景,实际上等于没有回应公众所关切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