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吉林 | “这里只有普通的科学家”——武衡

来源:本站

2020-07-06 12:25:13

3_8Tr7AzYL7apu0Jla89Kd6pzGiaQSUg.jpg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吉林科普微窗推出探索吉林特别栏目《院士在吉林》,为您讲述曾在吉林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故事,展现两院院士与这片白山黑水的深厚情缘。本期为您介绍武衡院士。


4_kryAiaDbQPhumd66qOib3vVpNniatw.jpg

武衡(1914-1999)
江苏徐州人,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地质学家。

武衡先生1934年进入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联络处长;1941年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地矿系教员;1945年先后任吉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杜尔伯特旗旗长、扶余县县长、嫩江省企业局局长、黑龙江省工业厅厅长等职;1949年担任东北工业研究所所长;195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党组书记;195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学部委员、院党组副书记;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8年担任国家科委副主任,顾问;198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9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2004年3月6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提名委员会正式批准将国际编号为56088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武衡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武衡奉派来到东北解放区工作。

1949年,武衡调任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东北工业研究所)任所长,主持全面工作。他见所内科技人员太少,高级科研人员奇缺,显然无法承担今后的研究任务,出路只有到关内招聘。他亲自率领东北工业部招聘团分头到关内各地招聘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有较高水平的老科学家,还有部分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最终使研究所增添了将近三百名科技人员。
 
他调整所内的组织机构,把一些与研究工作无关的车间移交出去。还分出所内机械修配和玻璃仪器两个车间的部分技术工人和设备,在长春铁北组成了试验仪器厂,隶属于研究所。到1952年末,全所已建立起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合成化学、农产化学、机械、电机、矿冶、物理、土木建筑、分析化学等研究室,人员扩展到八九百人。同时,他还领导大连分所和长春东北地质调查所,成为当时东北最高学术机构,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所。1952年8月,经东北工业部与中国科学院协商,在东北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严济慈、恽子强任分院正、副院长,武衡任秘书长兼东北科学研究所所长,继续主持研究所工作。与此同时,东北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科院长春综合研究所。

随着研究所科技队伍的壮大,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先后向全国各地输送出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骨干及科研管理干部,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6_fEZHJZvtpPCZaw7feicib4TzWGROGA.jpg

1993年,中科院地学部组织专家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考察。因为武衡的参加,许多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采取高规格接待。有一天从城郊考察返回驻地,武衡看到满桌丰盛的饭菜,就对接待干部说:“希望你们不要按外宾招待,这里只有普通的科学家!没有外宾!为什么不随意一点、家常一点呢?”第二天,又是满桌酒菜,陪席人员有增无减。武衡在距饭桌两三米处站住,表情严肃,双手扶着椅背良久,随后说:“请把负责人找来!”当负责安排的同志来到后,他用平静的语调说:“请你们把这一桌饭退掉,餐厅可以把它卖给其他客人⋯⋯”不容争辩的语气,但令人感觉到武衡的诚意。随后,武衡离开了餐厅。当有人劝说武衡先吃,下不为例时,武衡回答:“如果你不这样做,他们会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