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吉林 | “我能够无愧于天地,因为我的一生都在勤奋耕耘”——王湘浩

来源:本站

2020-07-13 12:26:00

3_RhZancjMVENXLN6kxWDx0USZOIictg.jpg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吉林科普微窗推出探索吉林特别栏目《院士在吉林》,为您讲述曾在吉林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故事,展现两院院士与这片白山黑水的深厚情缘。本期为您介绍王湘浩院士。

4_glRXcSIQoWY9BXk8xSw4dgZWgAHEXA.jpg

王湘浩(1915-1993)
河北安平人,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王湘浩早期从事近世代数的研究,在类域论研究中获重要成果,后来从事多值逻辑的自动机理论研究,并在中国倡导人工智能研究。20世纪40年代,他纠正了类域论中一个重要定理一一格伦瓦尔定理的错误,给出了该定理成立的重要条件,从而重新证明了有理单纯代数理论中著名的狄克逊猜想。50年代,大力促进应用数学领域的发展,以适应国家的人才需求。



1952年,王湘浩召集徐利治、江泽坚等人向组织递交了申请,自愿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组建数学系。

 

王湘浩到吉林大学后,立即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建立数学系的工作中。王湘浩作为系主任,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从事的代数方向上,而是从大局着眼,采取了各项有远见的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国内的承认和重视。他重视教学,重视实际,重视人才,重视青年。无数个日夜,他带领学生在只有20平方米的宿舍里奋战,向一道道数学难关发起了冲击。到60年代初期,吉林大学数学系已在国内数学界有重要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末,新的国际环境和新的世界格局下,众多崭新学科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全球性的科技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王湘浩开始组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76年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这是国内最早的几个计算机系之一。在王湘浩的领导下,10年之间,计算机系的软件专业就成为国内第一批被批准的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专业,以及属于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王湘浩在两个系的建设过程中,能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他不存私心,每届毕业生毕业时,都把成绩最好的学生安排到最重要的方向上。吉林大学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能很快成长为方向较齐全、在国内有影响的专业院系,这和王湘浩先生的胸怀与品格分不开的。

6_rqb6nt3ibwiaUd3qI55icicLOy49MQ.jpg

王湘浩先生在辅导学生

 

1980年,66岁的王湘浩教授组建了东北地区首家“人工智能研究班”。该研究班事实上是北方第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基地,它的成立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积累了宝贵的学科资源。从该研究班走出来的学子都成为后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出类拔萃的学科带头人。王湘浩以毕生勤奋的耕耘践行了“科技报国”的铮铮誓言。2008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湘浩教授塑像揭幕仪式在吉林大学计算机楼举行;2014年吉林大学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湘浩奖学金”,对在计算机领域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资助。

7_dLrUY2qBGzfYKR9jg0fIPJ1icSNRzw.jpg

王湘浩院士像


8_buCETQJBLGBjKOrCG8BHeyPmkYTgkA.jpg

 

同在吉大任教的徐利治教授回忆起王湘浩青年时学成归国的过程时说:“玄奘取经是坚持求知的志向一路向西,王湘浩回国时是抱定一颗恒心一路向东⋯⋯”王湘浩先生经常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两种人:终其一生创造成果的人;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人。我们搞科研的人不兴封建迷信那一套,但我希望如果泉下有知,我能够无愧于天地,因为我的一生都在勤奋耕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