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吉林 | “要让事实说话”——李四光

来源:本站

2020-05-29 13:36:52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分享科技生活,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clip_image002.jpg

为庆祝202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吉林科普微窗推出探索吉林特别栏目《院士在吉林》,为您讲述曾在吉林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故事,展现两院院士与这片白山黑水的深厚情缘。本期为您介绍李四光院士。

clip_image003.jpg

李四光(1889—1971)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湖北黄冈人,地质学家。

191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1921 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8年任中国科协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科学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等职务。

1971429日在北京逝世。

clip_image005.jpg

李四光在我国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贡献。创建古生物——蜓科分类标准,该标准准确划分了石炭、二叠纪地层,被国 际古生物学界采用全面研究石炭、二叠纪海水进退规程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划分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地区的构造体系,以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的分布规律,定名地质力学,并以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勘探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自然灾害防治等,解决了国家急需。代表作有《冰期之庐山》《中国北部之蜓科》《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预见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兴起,我国地质科学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中国成立前搞了四十多年地质,只留下两百多个搞地质的科技人员,而且是搞区域和科学研究的多,搞勘探的少,远远不能满足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1951年,全国开始进行大专院校的一部分院系调整工作,经高教部和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议,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地质系及有关学系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了北京地质学院,李四光亲自兼任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同年8月,在长春成立东北地质专 科学校,李四光兼任首任校长。随后,又在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六个大学地质系中增设了专科班,还筹办了九个中等地质技术学校,设有钻探、化验、测绘等专业,为全面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培训技术干部做好了准备。

 

说起李四光兼任长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校长的事,据吉大档案馆中的一份材料记录,当年时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副局长的喻德渊,带队在东北找矿过程中迫切感到国家急需地质干部便向东北局工业部门领导提出建立地质专业学校。相关领导马上采纳了喻德渊的建议,并邀请他参与建校筹备事宜。喻德渊向北京的李四光致函,询问他的意见。李四光立即回信,勉励喻德渊今天人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1951830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成立,由李四光兼任校长, 喻德渊任副校长。同年121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举行了成立及 开学典礼。典礼上宣读了校长李四光的贺电,副校长喻德渊致辞,对负责筹建工作的东北科学研究所和其他提供帮助的单位表达了谢意。李四光兼任校长期间,极少来长春,但却时刻关注学校发展,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提起长春地质宫,还有一段趣事。当年学校新校址地质宫落成后,学校请李四光为地质宫题额,做事一向认真的李四光感到自己的毛笔字不如郭沫若写得好,于是转请郭沫若题写。郭沫若欣然答应,很快写了几幅请李四光选定。

 

clip_image007.jpg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李四光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要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 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有的外国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如果这些遗迹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是冰川遗迹了。此后,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以这种让事实说话的坚定信念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