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之间啥关系?天地大美殊途同归

来源:本站

2022-02-16 15:31:50

图片 1.png

58厘米高的NAO仿人机器人听到工作人员的指令后开始跳舞。 陈龙摄


科学与艺术,追求天地大美 上海国际科学艺术展举办8年来,人们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


科学与艺术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大多数人眼里,前者讲究严谨、理性、规律,而后者则追求浪漫、张扬个性;然而,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2012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或许将会改变您的观念。事实上,这一展会已是连续第8年举行。从浦东搬回浦西,回首这8年的科学艺术展,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本身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天地大美殊途同归


在今年的科学艺术展的展品中,有一幅引人注目的作品:淡淡的水墨晕染下,一只蜻蜓立于水面上的荷叶,倒影中,几条鱼儿正在互相追逐,轻泛起几许暑意。如果不经解释,恐怕很难会有人想得到,这幅名为《初夏》的作品,竟是由现代化的纳米技术绘制而成。


“这幅作品是通过把纳米粒子有序排列的科学研究电子显微镜组图,再以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的形式进行再现,创作而成的。”《初夏》的作者之一,即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物理化学家赵东元院士,更为难得的是,这个想法是他和他的团队给主办方出的主意。赵东元说,图画的背后,是科学家希望把科学前沿的知识传递给观众的良苦用心。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展现出优秀艺术水准的作品,在本次科学艺术展上并不鲜见。由汪品先院士和他的团队带来的名为《没有阳光的深海》的系列图画,正是由汪院士所在实验室的科学家根据深海实验拍摄到的实体景物制作而成,现代科技的探索成果,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地给公众上了一堂“科普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明理而不辨,这是庄子的一句名言。”赵东元说,事实上,当到达了一定的境界之后,科学和艺术一样,所接触到的,正是这同样的“天地大美”。


“科”“艺”同进并蒂莲开


“八年办展的历程,也是一段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艺术关系认识的过程。”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智勇告诉记者,谁能想到,刚开始办展时,许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介绍一下科学家、讲讲科学小故事的阶段。


8年之前,当首届科学艺术展开展时,最主要的展品之一,是请专业画家给一批院士作画的作品。给科学家画画,是当时人们理解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虽然这些画作也是深入科学家实验室,潜心绘制1个多月,力求抓住科学家的“原生态”,但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又岂是画一幅肖像就能体现的。


慢慢地,人们从实践中“领悟”这层关系,并逐渐随心所欲运用开来。从央视春晚中越来越多出现的LED灯柱,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无不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科普启智春风化雨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花费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办了8年的科学艺术展,究竟我们的目的是什么?”王智勇说,事实上,他们也时常会问自己,得到的答案是:让观众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科学的启迪。


纳米是什么东西?纳斯达克指数如何理解?传统的古典乐曲应当如何欣赏?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些恐怕都不是容易引起兴趣的话题。但是通过别具艺术感染力的纳米画,或是艺术反映纳斯达克指数变化规律的交易系统软件,乃至于注入了全新元素的互动新媒体古典乐曲作品,不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变得更易于靠近。


“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就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王智勇表示,从大的角度来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的卓越工作,正不断引领和提升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新内涵;从小的角度来说,如果对一项科技成果的艺术化展示,或是对艺术作品的高科技再创造,能够点燃一个孩子心中对科学和艺术任意两者之一的热情,那就是科学艺术展所追求的最大的成功。

  历时4天的科学与艺术展将于20日闭幕,想去领略其中魅力的朋友可以在上海展览中心免费领取参观门票。(记者 沈湫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