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与科学的辩证关系

来源:本站

2022-06-15 14:43:35

【摘要】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大产物,并且两者在人类历史上经历分分合合。对人类历史上艺术和科学的关系进行探讨,比较二者的异同,并分析二者在当今社会的关系及未来走向。 

 

【关键词】艺术 科学 辩证关系 消费文化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大产物,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和科学经历多次分分合合。本文将结合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史,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将结合当今社会艺术和科学发生的种种变化,分析二者的未来走向。

 

一、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史 

在人类社会之初,艺术和科学是一体的,然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又经历多次分合。“科学”一词起源自拉丁语scientia,后演变为science。中世纪人们将语法、逻辑、修辞统称为“三学科”,将算术、音乐、几何和天文统称为“四大学科”,这“三学科”和“四大高级学科”又合称为the Seven Sciences(七学科)。后来,science的意思由“学科”发展为“科学”。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语中的“科学”一词是从日本转译过来的,明治维新时日语中出现了汉字“科学”,康有为后来翻译时便直接从日语中借用汉字“科学”。而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art)”一词源自拉丁文ars,而拉丁文一词又可以追溯到希腊文techne。但是,在古代语言中,无论是拉丁文ars还是希腊文techne的含义,都更接近英文technique(技术、技艺、技巧)或artfulness(精明、狡诈),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各种西方“艺术”概念。 <br>  从艺术和科学早期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早期艺术和科学是融合在一起的,“七学科”中就包含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知识。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数的和谐”,并且他们较早地发现了“黄金分割律”蕴含的艺术美。古希腊的建筑也处处蕴含着艺术美,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1746年法国神父夏尔?巴托将艺术分为三类:以愉快为目的的美的艺术;以实用为目的的手工艺术;实用目的与愉快目的相混合的艺术。因为巴托神父的这个分法将手工艺术和美的艺术分开,所以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确立。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独创了“美学”这门学科,他认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他将关于艺术的科学与自然科学分离出来,于是艺术和科学便出现了分流。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也影响到艺术创作。如达?芬奇,他的画作很好的运用了现代科学的解剖学、透视学原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繁荣也离不开科学的推力。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艺术界出现了很多新事物,如电影、照相机等。这一方面促进了新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艺术观念形成冲击,在科技产品带来的真实艺术面前,艺术创作开始追求抽象之美。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变下,诗人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现代艺术中的短暂与永恒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和技术的分分合合,二者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范畴。

 

二、艺术和科学的异同 

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分离后的两门学科也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艺术与科学独立发展,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正如卡西尔所言“艺术与科学不仅有不同的目的,而且有不同的对象”。科学是由科学概念、定律定理、科学理论等组成的,其特点是注重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抽象的和逻辑的。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具体的和形象的。艺术传达个人情感,而科学传达客观真理。就像苏霍金在《艺术与科学》中所言: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总的来说,艺术和科学的主要不同点有: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的不同。从思维方式上看,科学研究以抽象思维为主,而艺术创作则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研究主要依靠理性思维,而艺术创作则依靠非理性思维。科学研究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客观事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发现具体事物后面蕴含的规律与真理。科学研究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艺术研究则很大程度上要摆脱理性的控制。并且,艺术创作还需要非理性的“灵感”,正如柏拉图认为艺术创作均源自非理性的迷狂。此外,艺术家在创作时还会有意对艺术作品进行“陌生化”的加工。    

 

艺术和科学具有不同的审美特点,科学更多的追求形式的统一美,科学更强调秩序,如对称之美。科学追求使用简化和统一的公式精确地表现自然秩序的统一性。而艺术则强调个性之美,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每个艺术家的创作初衷都不尽相同。艺术家更多的追求的是自由的表现情感,他们不必像科学家一样拘于一些定律和公式。 

 

艺术与科学有各自的特点,然而二者并非绝对的割裂,二者之间还有共通的一些地方。二者都追求真理的普遍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和科学都需要创造力,艺术创作也需要科学的精神。二者的关系正是:“科学与艺术均臻至绝境,则科学与求真之外,亦须求美,艺术与求美之外,亦须求真,二者宜互相沟通,互相溶发,使之成为科学化的艺术,与艺术化的科学,那就可以达到“真美合一”的希望了。” 

 

三、当代社会艺术与科学能否真正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也日益紧密。当代社会艺术和科学结合的最好的当属电脑。电脑不仅加快了艺术品的传播速度,同时电脑科技还拓展了艺术的空间。这使艺术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网络电影、网络音乐出现,还有在电脑上的动漫设计可以达到很多手绘达不到的效果。并且,电脑数字化的要求也使艺术越来越抽象化。 

 

纵观后现代社会,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机械复制和消费社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艺术品也依靠机械批量化生产,工业化的备份挑战着传统的艺术创作。借助机械大批量复制生产,借助高科技合成拼贴化的艺术作品已经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在后现代社会,艺术家在很多现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艺术家杜尚曾把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命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2005年这个小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人士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大的艺术作品。他还在蒙娜丽莎画上胡子,这一切都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的挑战,如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认识到大量机械复制艺术作品的造成的审美危机。 科技发展催生的消费社会也在改变着艺术的创作。消费社会的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的批量化。消费是后现代社会的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社会,引起了艺术与生活边界的消解,同时催生了符号生产者、文化媒介人等文化资本家。如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采取照相版丝网漏印技术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印在一个画面上。他意在借用这种手法来说明,当时的大众的影视趣味正象这幅画一样,在大批量地被制造出来。

 

不可否认,后现代社会的机械复制和消费使艺术越来越接近大众,艺术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独享。在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下,很多艺术品是通过机械复制创造出来的,于是这个时期表面繁荣的艺术其实也暗含着危机。那就是在后现代社会科技与艺术能否真正融合? 

 

科技带来的机械复制艺术作品使后现代社会成为一个同质性、齐一性的整体。传统艺术作品的灵韵丧失,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主体地位也收到挑战。人们似乎又像马克思所言“异化”的那样,成为机器的附庸。并且由于科技的发展、工业化的备份,艺术已不是建立在稀缺的基础上。工业社会的无限备份,以及消费的大众化,还有消费社会符号的堆积构成了艺术领域所谓的大众文化。这种大众文化是消费社会的现实基础,而大众文化的兴起造成了媚俗的激增。 

 

那么,在后现代社会科技与艺术能否实现真正融合?就当前社会的发展来看,应该是乐观的。苹果品牌的创始人乔布斯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艺术与科学异曲同工,二者都是异曲同工地追求真理并造福人类。科学家李政道也提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和科学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艺术和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二者作为人类文明的双生花,应在对话和交流中前进,就像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 参考文献: 

 

[1]陈章国.“科学”一词的由来.中国翻译,1990(1).

 

[2]邢莉,宁常生.美术概念的形成――论西方“艺术”概念的发展和演变.文艺研究,2006(4).

 

[3]曾仲鸣.艺术与科学.上海嘤嘤书屋,1930.

 

[4]李政道.科学和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