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吉林 | “共产党来了,一定会努力建设新中国的”——张德庆

来源:本站

2020-05-31 09:00:08

 

clip_image002.jpg

为庆祝202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吉林科普微窗推出探索吉林特别栏目《院士在吉林》,为您讲述曾在吉林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故事,展现两院院士与这片白山黑水的深厚情缘。本期为您介绍张德庆院士。

clip_image003.jpg

张德庆(1900—1977)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上海人,内燃机工程专家。

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26年至1929年赴美国、德国留学,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起历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汽车实验室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所长、长春汽车研究所所长。

19771021日在长春逝世。

张德庆设计制造了第五式综合白煤炉,发明了白煤车,用白煤代替汽油,为恢复上海交通做出了 重大贡献。研制成功非食用和可食用植物油代替润滑油,解决了汽车、机床用油的困难。参加了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内燃机节能、代用燃料、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过很多独立见解。

 

张德庆一生著述颇丰,主持了《机械工程手册(内燃机篇)》的编写工作,参加翻译了《苏联机械制造百科全书》,组织 了《柴油机设计手册》的编写工作等。

 

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国家决定筹建自己的汽车工业,这对张德庆是个极大的鼓舞。他放弃了上海优裕的生活条件到北京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工作,任汽车实验室主任。主要为汽车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并创造条件开展试验研究,翻译图纸资料。这期间他还指导清华大学、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接待长春汽车制造学校学生的实习等。1957年底,汽车拖拉机研究所的汽车部分迁到长春,并定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汽车研究所,张德庆也随研究所来到长春,继续担任所长,在长春扎下根来,直至生命的最后。

 

20世纪60年代初期,张德庆提出了节约能源,合理利用我国石油资源的主张。并积极向国家建议发展增产柴油的石油炼制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柴油汽车。他认为:使用柴油是节能的一种途径,比汽油车低30%—40%。因此,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组织课题研究组研究多种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理论,提高发动机功率、平均有效压力、 燃料燃烧热效率途径,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按中央领导的指示,他与他人合作,共同指导了汽车及柴油机燃用大庆原油及渣油的课题研究。为了使研究顺利进行,他亲自为课题组提供研讨方案,并于1964年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试验与应用。结果证明,柴油机燃用大庆原油是可行的,其动力性、经济性与燃用-35#柴油差别极微。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开拓了原油的应用领域,也为当时 “平时与战时的结合开创了可行性的前景。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此项研究只在应用上取得初步进展,大量的工作和设想还没来得及实现。

 

张德庆一生勤奋好学,会八种外语,出国和接待外宾从不带翻译。在兵工、电器和石油炼制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在生活上,张德庆严于律己,且非常俭朴,不嗜烟酒,虽说兼职很多,却从不向别人要求什么特殊待遇。任学部委员(院士)21年不收任何报酬,自己和家属从不用公车办私事,国家困难时期,政府的副食照顾,他都不许家人买。

文化大革命中,张德庆受到迫害,被剥夺了工作权利。返回工作岗位后,他不顾病魔缠身和医生的劝阻,顽强地坚持工作。

 

clip_image007.jpg

上海解放前夕,许多朋友约张德庆一起逃走,他说:难道我们还要跟着反动派臭到底?自绝于人民吗?共产党来了,一定会努力建设新中国的。19498月,张德庆应上海市公交公司军事代表的邀请,毅然放弃了德士古公司每月20担米的优厚待遇,回到公交公司工作。虽说月薪只有六七担米,但他很满足,觉得有机会为人民服务,非常愉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