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陶瓷,欣赏中华文化之美

来源:本站

2022-06-19 20:30:55

在灿若星辰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陶瓷艺术以其独特之美,始终贯穿于华夏文明,并以其持久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能有所进步与创新。可以说陶瓷艺术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进。

 图片 1.png

陶瓷之美

造型美

陶瓷是中国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变土为宝”的华丽篇章。它历史悠久、自成一体,脉络清晰地向人们传达着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意识。无论是绚丽斑斓的唐三彩、“千峰翠色”般的唐代越窑青瓷、“如冰似玉”般的宋代官窑青瓷,色彩缤纷的明清御窑五彩瓷器、色泽优雅的元明清青花瓷器、雍容华贵的清代珐琅彩瓷器和粉彩瓷器,还是五光十色的元明清颜色釉瓷器,无不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博得世界各国人民的钟爱和称赞。

图片 2.png 

唐代白釉梅瓶(左)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梅瓶(右)


图片 3.png 

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左)/明永乐青花桃竹图梅瓶(右)


釉色美

颜色釉陶瓷是中国陶瓷中的一大门类,如果从夏代开始出现的高温青釉算起,中国颜色釉陶瓷的烧造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代陶工的不断探索下,新的釉色品种层出不穷,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可谓盛况空前,其烧造技术炉火纯青,釉色品种已达数十种,将中国陶瓷百花园装点得绚丽多姿。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几乎不可能找到两件呈色完全一致的颜色釉瓷器,对于高温颜色釉瓷器尤其如此。各种颜色釉瓷,无论是一色釉,还是窑变花釉,大抵都是通过合理的原料配方、严格控制烧成制度方能产生光彩夺目的美感。颜色釉瓷的美在于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在颜色釉瓷器上,人工附加装饰已居于次要地位。因此,与各种彩绘瓷器相比,颜色釉瓷器更能使人领悟中国陶瓷艺术的真谛以及高雅含蓄的内涵。颜色釉瓷器的美主要体现在纯净美、幻化美、奇妙美、和谐美这几个方面。

单色釉的纯净美

单色釉瓷器通体浑然一色,纯洁莹亮,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人们在欣赏单色釉瓷器时,不禁会惊叹人间妙手巧夺天工、偶得天然神韵之绝技。不同颜色的单色釉瓷器也会给人的视觉带来不同的美感。

图片 4.png 

清康熙天蓝釉梅瓶


窑变花釉的幻化美

窑变花釉能够给人带来抽象朦胧之美感,有的清虚淡远、有的扑朔迷离,俗话说“窑变无双”,那种隐隐约约难以言转的奥妙和幽玄,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图片 5.png 

清雍正窑变釉弦纹瓶


缺陷给人带来的奇妙美

窑火能赋予颜色釉美丽的色泽,也会使釉面留下缺憾。但鉴赏者若能站在审美的高度观察某种工艺缺陷, 则会产生不可名状的惊喜。

如釉面开片本是因陶瓷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工艺缺陷,但窑工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缺陷,通过调整胎、釉配方和控制烧成后期的冷却速 度,使釉面产生纵横交错、疏密有致的裂纹,平静的釉面遂产生一种韵律美。

图片 6.png 

清康熙豇豆红釉糖锣洗


釉色与造型的和谐美

不同的釉色只有配以相应的造型方能尽显釉色之美,古代窑工深谙其中的哲理。

如高温铜红釉有祭红、郎窑红、豇豆红釉之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器物都适合用这三种釉来装饰。深沉安定的祭红釉适合装饰大小适中的瓶、罐、壶、炉、洗、盘、碗 等 ;酣畅淋漓的郎窑红釉适合装饰瓶、尊等稍大一些的立件 ;而典雅妩媚的豇豆红釉却最适合装饰小巧的瓶、洗、 盒、水丞等小件文具。

图片 7.png 

清康熙郎窑红釉瓶


图片 8.png 

雍正胭脂红釉小碗


再如呈色幽雅的胭脂水釉、蛋黄釉每见于小巧的碗、盘、杯、瓶等器物上。而色彩浓烈的窑变花釉则多用在大件或中等大小的瓶、罐类器上。

图片 9.png 

清雍正淡黄釉小瓶


纹饰美

如果将陶瓷的造型比作人的骨架,把釉比作人穿的衣服,那么,纹饰就好比衣服上的花纹。中国传统陶瓷非常讲究装饰,不但装饰手法多样,而且装饰纹样亦很丰富,图案布局更是新颖别致。在装饰技法方面,或刻、划、印、剔、镂、雕、彩绘等单独使用,或综合各种技法共同装饰一件器物。各种技法均有代表性的窑口。 如北宋耀州窑以刻花技法独领风 骚,其刻花青瓷刀锋犀利、线条洒脱、 图案清晰,宛如浅浮雕。

图片 10.png 

清乾隆洋彩冠架


在装饰纹样方面,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动物、植物、花卉、花鸟、花果、 山水、人物、几何、文字等无不采用。 特别是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在图案布局方面,或二方连续, 或四方连续,或散点式,不拘一格。

图片 11.png 

清雍正斗彩花卉纹如意耳瓶(左)/清雍正黄地洋彩蝙蝠衔结带葫芦图碗(右)


中国陶瓷以大约两万年绵延不断的历史成为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其在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凝聚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意识。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陶瓷器数量有限,但它们所带给人的美感却是永恒。 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国陶瓷必将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追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