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 造纸术 Vol.2 造纸术的起源及发展-吉林省科协云服务平台 -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来源:本站
2022-11-03 10:37:30
2.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
| 敦煌石室所出五代(约950年)四联印张《文殊师利菩萨像》
隋唐五代时期在中国造纸技术史上是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造纸原料品种进一步扩大,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之中,造纸区遍及南北各地,在改善纸浆性能、改革造纸设备等方面取得一些进步,可造出更大幅面的佳纸,满足了书画艺术的特殊要求,纸的加工更加考究,出现了一些名贵的加工纸而载于史册,并为后世效法。由于交通及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造纸技术沿不同方向向外国传播。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更是刺激了造纸业的进一步发展。
造纸原料品种的扩大,是造纸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隋唐时所用的原料有麻类、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等;竹纸于9-10世纪在广东、浙江初露头角,以竹料造纸是造纸史上一大发明。虽仍主要造麻纸,但其他原料纸则比魏晋南北朝时产量大有增加,也出现更多的混合原料纸。唐代有用野麻生纤维造纸,需沤制脱胶,比用破布费事,但原料丰富,成本低賺。藤纸在唐代达到全盛期,产地不局限于浙江,青、黄、白色藤纸各有不同用途。广东罗州(今廉江)用栈香树皮造纸,名香皮纸。唐代女诗人薛涛(?-832)在四川用芙蓉皮为原料,再将芙蓉花汁掺入纸浆,造出粉红色等多种颜色的薛涛笺,名重一时。
| 楮树
| 黄瑞香
| 木芙蓉
| 桑树
| 隋唐五代时造纸中心分布图
随着造纸原料的扩大和造纸术在各地推广,隋唐五代时产纸区域遍及全国。据古书记载,仅唐代向朝廷贡纸的就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等11个州邑。由于产纸量大,社会上消耗量亦甚可观,只以唐内府集贤书院为例,大中三年(849年)一年内用蜀纸10000多张,抄写365卷书,这正是促使社会科学文化发达的物质后盾。
唐代可造出幅面更大的纸,纸本绘画从这一时期猛增,传世的有韩滉的设色《五牛图》,出土的有设色花鸟画及人物画。除文化及文书用纸外,隋唐五代时许多日用品也以纸制成,以代替其他昂贵材料,如灯笼纸及糊窗纸,纸的表面涂上油成为防水纸,可代替绢料。至于纸衣、纸帽、纸被、纸帐、纸甲、纸花、剪纸及包装纸等都可代替过去用的纺织品。唐代“飞钱”是纸币的先驱,用以代替金属货币。此外,也用纸做成纸人、纸钱为死者送葬时烧。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中国名其实地进入了纸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