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吉林 | “地质科学如果不与数理化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董申保

来源:本站

2021-11-29 10:47:27

 

clip_image002.jpg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吉林科普微窗推出探索吉林特别栏目《院士在吉林》,为您讲述曾在吉林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故事,展现两院院士与这片白山黑水的深厚情缘。本期为您介绍董申保院士。


clip_image003.jpg

董申保(1917-2010

江苏武进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岩石学、地质学家。

 

194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进入西南矿产勘测处参与找矿工作。后再次进入北京大学读研,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赴法国留学。1951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进入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同年调入长春地质学院,历任教授、院长。1984年调入北京大学,任地质系教授,并兼任长春地质学院教授。

 

2010219日在北京逝世。

 

董申保长期从事变质岩及花岗岩研究。20世纪50年代,领导长春地质学院变质岩研究小组在华北及东北进行变质作用研究,提出变质岩石组合”“混合岩矿床等假说。1980年从事蓝片岩带研究,提出的扬子北缘元古代的陆内板块俯冲,为国际所关注。20世纪80年代,主编《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0000)》。代表作有《花岗岩拓扑学的反思》等。曾获地质矿产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52年,董申保调入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在教学、科研、培养师资队伍以及学院的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董申保十分重视加强基础理论,在办学过程中,他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见解和措施,他认为地质学院虽然是工科性学院,但与钢铁、化工等工科院校比起来又有自己的特点。地质工作者的生产活动是调查研究性质的,地壳的运动形态是高级的、复杂的运动形态,只有掌握广泛而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综合分析,才能了解地壳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才能有利于指导找矿。因此地质学院不仅要加强数理化基础,而且要加强地质理论基础,也不能忽视专业知识的技术方法。董申保的这些见解得到了专家们的赞同,并应用于地质院校修订教学计划的实践。

 

20世纪60年代初,董申保关于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和变质建造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瞩目。过去世界上对成矿理论的争论主要是火成派水成派两大派,一般人认为混合岩化是不能成矿的。董申保和他的科研团队,在生产实践中收集了大量地质资料,经过深入研究,提出混合岩化可以成矿的论点。他认为很多矿种,如硼、磷、富铁、石墨、石棉、滑石、菱镁矿以及放射性、稀有元素等都与混合岩化有关,有的还形成矿床,这一论点在当时是成矿理论方面的一个突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clip_image001.jpg

1979年,董申保(左一)与张炳熹(左三)、司徒穗卿(左二)等人访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期间与外国专家交流探讨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董申保担任长春地质学院院长期间,注意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对长春地质学院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clip_image002.jpg

1985年,董申保教授(前排左一)参加全国变质地质图评审会。

 

clip_image003.jpg

1987年,在陕西考察蓝片岩。左起 谢茂祥(陕西省地质局)、董申保、魏春景。

 

clip_image004.jpg

19961月,董申保教授获李四光奖。

 

1981年,董申保倡导编制《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说明书》,该项目列入地质矿产部科学发展计划后,董申保为该项目负责人之一。根据他的意见,这项编图任务采取了全国性大协作的办法,全国23个省(区)地矿局或研究所的200多技术骨干参加了这项工作,经过三年多时间,共实测剖面810公里,复查剖面3989公里,路线地质考察14864公里,编制地层柱状图卡片8477张,变质岩类型卡片20057张,岩矿鉴定报告(复查)102186份。在丰富翔实的资料基础上,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于1985年编制完成,并于同年4月通过部级验收。验收书指出:全部工作是在董申保等具体主持下完成。该项编图和研究工作是在我国大面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变质岩研究工作的一次深入总结,是我国变质地质学的一项里程碑性的综合研究工作。这一成果于1987年荣获地质矿产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