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 Vol.3 多种陶器的烧造-吉林省科协云服务平台 -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发明 | 瓷器 Vol.3 多种陶器的烧造

来源:本站

2023-01-05 10:39:30

制陶技术发明之后,开始了陶器烧造的历史,在不同地区、运用不同的原料和技术,烧造出多种类型的陶器,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有红陶、彩陶、黑陶、白陶、灰陶、印纹硬陶等几种。这些不同类型的陶器,所用的原料成分、成型方法、烧成工艺等技术内涵,都是构成陶瓷传统工艺最基本的技术要素。

最原始的陶器烧造,从平地堆烧开始,不能控制温度和气氛,烧成的多为灰红、灰褐等杂色陶器。

3_P740k5FWnvb8pd3FMzaFBPyTktpjLQ.jpg

 | 大地湾文化时期杂色陶器三足钵

穴式窑发明之后,尚不能控制窑内气氛,陶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红色,烧出的多为红陶。红陶有夹砂陶与泥质陶两种,早期以夹砂红陶为主,多用作炊器,泥质红陶较为精致,多为饮食用器。

彩陶在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大都是在泥质红陶的基础上加彩而成的。原料选择和处理比较严格,成型制作具有很高的水平,用慢轮成型后,坯体修整和砑光细致,使造型达到圆整、光洁、流畅的效果。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杰出创造,是人类早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在成型制作的基础上,开启了在器物上描绘表现的装饰艺术领域,充分表现出陶工们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陶瓷彩绘艺术之先河。



4_T9ibxO7nUwtTB4UdqNJlEicQwwJDLw.jpg

 | 仰韶文化时期彩陶

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开始烧造的,利用当地沉积的泥质黏土为原料,良好的可塑性使高超的成型技艺得以充分发挥,制陶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是具有典范作用的。黑陶不仅需要熟练的手工拉坯快轮成型,而且还需要掌握精湛的旋坯技术,才可以制作出严整薄巧的陶坯,以蛋壳黑陶最具难度。蛋壳黑陶表面乌黑光亮,胎壁薄如蛋壳,是在竖穴窑烧成的,温度约为1000℃,在烧成结束前,将潮湿的燃料投人窑中,利用烟熏进行渗碳,形成独特的又黑又亮的效果。



6_FNrJbzLL0LWVCpQ1KbOcCorgLicw1A.jpg

 | 龙山文化黑陶罐

白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烧造,到商代比较发达,造型与装饰精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发现。白陶胎体的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比较低,氧化铝的含量比较高,烧成后内外均呈白色。

根据对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及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白陶的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非常接近瓷土及高岭土的成分。“在对安阳殷墟白陶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它的矿物主要组成与高岭土很相似。这就说朋了我们的祖先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和夏、商两代就已开始利用瓷土和高岭土来作为制陶原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娆制器皿的国家。”瓷土和高岭土是制瓷的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烧造成瓷器。白陶是最早利用瓷土或高岭土制造的,但由于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未能达到1200℃以上,所以不能烧结成为瓷器,其性质仍然属于陶器范畴,但为瓷器发明开拓了思路。白陶的原料蕴含着“成瓷”的可能,为认识烧成温度的提高,实现由陶向瓷转化提供了发挥的途径。



7_PkFTIDSOtCkJhzxjKqsibRfpXYBd0Q.jpg

| 商代白陶瓿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中占主要地位,持续发展的时间很久,历经夏、商、周几个时期,是当时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也是数量最多的器具,因而灰陶的烧造技艺也比较成熟。灰陶产品主要有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器等几种类型,应用范围比较广,创造了多种类型的造型形式。装饰以拍印、刻画、粘贴等手法,表现线纹与几何纹饰,构成朴实无华的艺术效果。




9_3lGnPl81wwuIIheVo5s5IgQf2Wp66g.jpg

 | 周代灰陶几何纹四系罐

灰陶颜色的形成,除由陶土成分所致,同时还和烧成气氛分不开。烧造灰陶的黏土含一定成分铁的化合物,具有助熔作用,能降低烧成温度,使陶器在弱还原的气氛中呈现灰色,与早期陶器烧造相比,属于比较进步的工艺技术。灰陶以其良好的功能效用和多种成型制作技术,积累了比较系统的工艺经验,在之后的陶瓷工艺技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印纹陶是指坯体成型时表面拍印几何花纹的陶器,由于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印纹软陶的原料是普通黏土,氧化铁的含最相对比较高,属于易熔黏土,烧成温度在1000℃以下。印纹硬陶使用的原料多为含杂质较多的瓷石类黏土,氧化铁的含量较低,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200℃。正是因为印纹硬陶原料成分的原因,可以提高烧成温度,增强胎质的硬度,开始向瓷器接近,所以才会有原始瓷的出现。

印纹硬陶出现的时间比印纹软陶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有烧造,商、周是其发展的重要时期。印纹硬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陶器,可以说是古代陶器发展的最高阶段,多样化实用的造型、良好的功能效用、致密坚实的胎体,得到普遍认同和接受,因此在长江南北都有烧造。

印纹硬陶的造型轮廓清晰、线角分明,胎体表里颜色多为紫褐色、红褐色、灰褐色和黄褐色,其中以紫褐色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最高,有的已达到烧结程度。部分烧成的印纹硬陶的胎体表面,还可以看到在高温烧成过程中,燃料中的草木灰和原料中的部分物质熔融形成的光泽。

10_CRheA0hQfBwJDZZuqUDxktoK4Wa3zg.jpg

| 西周印纹硬陶弦纹杯

印纹硬陶所使用的原料与原始瓷器很接近,只是氧化铁的含量较多。“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往往又是和同期的原始瓷器共同出土,而且两者器表的纹饰又多是类同或完全一样。特别是在浙江绍兴、萧山的春秋战国时期窑址中,还发现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在一个窑中烧制的事实,说明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印纹硬陶烧造的技术积累,伴随着原始瓷器的出现,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始瓷器是印纹硬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结果。

未完待续

| 编辑节选自《中国三十大发明》,华觉明 冯立昇 主编,潘吉星作、陈彪整理。本文谢绝转载。文章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吉林科普微窗收集整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