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本站
2022-11-09 21:00:07
根据Artsy的数据,我总结了一些被关注的比较多的(在世)美术馆艺术家,他们把当代艺术雕塑(装置)用作分离空间或赋予新的概念,并结合展出环境,创作独立的艺术语言。尽管他们之中有一些作品的体量比较小,但这些艺术家也打破了将雕塑作为独立研究的一门学科的惯例。
达米安·奥尔特加(DamiánOrtega) 他是一位墨西哥艺术家,他的创作经常将现实元素进行解构并重组为新颖的视觉体验。他出生于1967的墨西哥城,他将这种优先在艺术设计上出现却应用到物理学研究上的方法提取概念元素并重建模型以此完成他的创作。(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Jacque Derrida,1930——2004)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
宇宙控制者, 2007 宇宙控制者, 2007
收获(Harvest),2013 年
宇宙的东西,2003,威尼斯双年展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于1950年生于伦敦,是当代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完成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学业后,曾在印度行历三年,之后回到伦敦,先后进入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深造。
在其艺术生涯中,葛姆雷一直以自己的躯体作为原型,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躯体与其寓居的空间之间的关系;经历过60年代欧洲反叛运动的影响,他直接挑战古典雕塑的正确性并放弃主流的罗丹雕塑语言,强调观者的主体地位。放弃对政治英雄、宗教领袖或理想化的人体的塑造,关注与众人的互动性。他邀请观众重新考虑以自己为主体所在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并让观众的经验参与进来,不迎合规则,而是质疑我们的生存环境。
空眩,2015
Still moving
静止中移动,2017
琳达·本格里斯(Lynda Benglis)生于1941年,琳达·本格里斯成长在一个希腊裔美国家庭里,她现在对自己年轻时候对色彩的好奇只能回忆起很少的一部分。
上世纪60年代,琳达·本格里斯(Lynda Benglis)作为新手在纽约艺术界崭露头角:她用彩色乳胶在地板上作“画”,打破了雕塑与绘画之间的界限。70年代初,她用呈流状的聚氨酯在墙壁上勾勒出充满隐喻的人体曲线与自然景观图,向僵化的极简主义发起挑战。她对男权主义与艺术商业化的辛辣讽刺,使她成为毁誉参半的焦点人物。21世纪后,她从聚氨酯泡沫到金属、玻璃、搪瓷、不锈钢、蜂蜡乃至乳胶——琳达的材料实验及其以性为标志的抽象风格是其创作主题。
“在任何地方我都很难感觉舒服。我喜欢早上醒来时不知身在何处。”琳达有着流浪癖。
Lynda Benglis. Contraband, 1969
Lynda Benglis element from Adhesive Products 1971 Walker Art center collection
Lynda Benglis at Blum and Poe,2020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70年代初,曾在以色列的农庄里学习电子工程专业,而后决心成为一名艺术家,并于1972年迁居于英国伦敦,求学于霍恩西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1990年和1991年分获威尼斯双年展新秀艺术家奖和英国“特纳奖”,成为“新英国雕塑”的代表人物。是当今全球公认的当代艺术大家。卡普尔的创作是形而上学的,超自然层面的探讨,涉及物质和非物质,存在和消逝,空间和非空间等玄学问题。
“一个真实的物体往往能导致一个非物质的感受。”—安尼施·卡普尔他的作品好像找到了这个世界的一条缝隙,他尝试用各种手段暗示现象与精神之间的对话。
Tsunami, stainless steel, 2018.
Cloud Gate (The Bean),2004, Chicago
塔拉·多诺万(Tara Donovan)1969年出生于纽约市皇后区法拉盛。是一位美国雕塑家,在纽约布鲁克林生活和工作。她的大型装置、雕塑、素描和版画都是利用日常物品来探索积累和聚合的变革效应。她能够利用物体固有的物理特性将其转化为产生独特感知现象的作品而广受赞誉。不改变其物理外观,仅通过大量堆叠与组合,创造出一种无限扩张、仿佛具有了生命力的庞然大物。
Untitled,MCA Denver
Untitled,Pace Gallery
Untitled(Styrofoam cups), 2003/2008
马克·奎安(Marc Quinn)1964年出生在伦敦。198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罗宾森学院。目前他在伦敦生活和创作。主要通过雕塑作品来塑造人形,用材广泛,有大理石,血液,冰,玻璃,金属,或化学合成物。他对生物结构的易变性很感兴趣,有时用花作素材,保存在冷冻的矽树脂里,使其长时间开放。从概念的层面来讲,他的作品研究的是形式与内容,或说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尤其是关于身体方面的。
“自我”[Self, 1991]是奎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抽取了几品脱自己的血液,冷冻后做成自己的头部模型,放置在制冷箱里保存和展出。这里,奎安重新阐释了一种艺术化的自我肖像手法,选择以一种真正形式化和生理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Self( Blood). 2006.
CARELESS DESIRE(无心的欲望)2010
The Seven Deadly Sins VI,1964
雷切尔·怀特瑞德爵士(Rachel Whiteread)出生于1963年,是一位英国艺术家。她创作的作品以用来塑造作品四周与空间环境的联系,她将金属、石膏、橡胶或者玻璃纤维等熔化后倒进模子,制造常规的、生活中原本就有的物体。然后将物体周围的空间“封存”或“凝固”后呈现在大众面前。她以“反雕塑”的方式,颠覆了大家对雕塑的传统认知。作为第一个赢得特纳奖的女性艺术家,她用具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继续探索着有关“不在场”与“缺失”的话题。
Untitled,2010
Untitled(Torso) 1991
House,1993
奇奇·史密斯1954年生于德国纽伦堡,她的生活和后来的艺术创作都在美国进行的。史密斯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她的父母都是负有盛名的艺术家,她的父亲是雕塑家托尼·史密斯,母亲是歌剧演员珍妮·史密斯。
其作品涉及性、出生和再生等主题。她在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的具象作品涉及艾滋病和性别等主题,而最近的作品则描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她涉及创作的领域非常之多,从版画到雕塑。在雕塑领域,她对人体的主题非常关注。
1980 Pace Gallery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1939年生于美国旧金山。雕塑家,录影家。极简主义艺术大师。以金属板材组构壮观抽象雕塑而闻名。1964年理查德·塞拉以耶鲁大学奖学金去巴黎第一次看到布朗库西的雕塑时,便被深深吸引:仅仅一条边缘的线就能暗示雕塑的体积。于是他放弃绘画,开始探索如何重塑空间。
1970年访问日本时,日本的花园给了他很多灵感和启发,他开始尝试创造规模庞大的雕塑,人们可以亲临其境感受雕塑的内涵。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著名策展人马丁·施万德,这样评论理查德·塞拉的雕塑:“他的作品,通常与危险和压迫感相关”。一件作品的内涵体现在于观众的理解,而不在于雕塑本身。雕塑的空间构造和时间观点,则是观众了解理查德·塞拉雕塑的不同方式。
1981年,一个12英尺高、120英尺长的巨大弧形雕塑被树立在了纽约联邦广场,这就是理查德·塞拉完成的《倾斜的弧》。这件巨型雕塑几乎占据了整个联邦广场,但也因此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塞拉的辩解还是以失败收场。1989年,雕塑被搬出广场。塞拉曾表示“艺术,从来就不是让人感到舒服的东西。”
Sequence(序列), Cantor Arts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Junction, 2011,Gagosian Gallery
Backdoor Pipeline(后门管道), 2010,Gagosian Gallery
杰夫昆斯出生于1955,小时候他放学后挨家挨户卖礼品包装纸和糖果以赚取零用钱。十几岁的时候他非常尊敬萨尔瓦多·达利,以至于达利在纽约市的瑞吉酒店入住时,昆斯直接拜访了他。
1979年左右,昆斯一直专注于有关概念艺术的研究,例如“THE NEW”系列,是一组真空吸尘器。昆斯早期作品的另一个例子是“平衡系列”(1983),由漂浮在蒸馏水中的一到三个篮球组成,这是艺术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帮助下研究的项目(后又将其升级创作了第二组)。后,昆斯开始转向电镀雕塑的研究,专于商业艺术,这是是致使他在学术界的风评褒贬不一的原因。
评论家们对昆斯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些人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开创性和重要的艺术史意义。其他人认为他的作品媚俗、粗鲁,并且基于愤世嫉俗的自我推销。昆斯曾表示,他的作品中没有隐藏的含义和批评。
Gazing Ball
Coloring Book, 1997-2005,Gagosia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