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吃肉,血管被油脂堵住!“贴秋膘”也有风险!

来源:本站

2023-03-17 12:03:23

近日

广东67岁的冯大叔

因双腿无力、头晕

到医院就诊

医生竟从他的右侧颈动脉中

剥出一块约4cm长的黄色油脂!



据了解

冯大叔平日里“无肉不欢”

这块“油脂”

很有可能就是他“吃”进去的



中国人

一年能吃掉全球1/3肉制品

以及全世界一半的猪!

吃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何在“贴膘”的同时保持健康?

往下看

无肉不欢

与这些病密切相关


2021年,BMC Medicine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来自牛津大学的涉及50万人的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了从2006-2010年近47.5万英国成年人的数据,监测了他们的25项非癌症住院的主要原因,并随访到2017年。


随访期间,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关节疾病等25种疾病的发病情况。




结果发现,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总量较多与25种疾病(癌症除外)的高风险相关


▶大量食用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与更高的缺血性心脏病、肺炎、憩室病、结肠息肉和糖尿病风险相关。


▶未加工红肉量每天每多摄入50g,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16%、肺炎风险升高22%、结肠憩室病风险升高17%、糖尿病风险升高21%。


▶加工肉类摄入量每天每多摄入20g,糖尿病风险升高24%、肺炎风险升高23%、结肠憩室病风险升高1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9%。


▶较多的禽肉摄入与胃食道反流病、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憩室病、胆囊病和糖尿病的较高风险相关。


▶每天每多摄入30g禽肉,患胃食道反流病的风险增加17%、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4%、胃炎和十二指肠炎风险增加12%、胆囊疾病风险增加11%。


不仅如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主任郭庆曾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由于类的消化会产生较多的氨类物质,吃肉太多,尤其是高蛋白的肉类食物,容易让汗液产生更重的异味




健康吃肉

还要看这份指南


吃肉要定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吃水产品40-75g、畜禽肉40-75g。这个食量不包括骨头、肥肉、皮、刺等,只包括纯瘦肉。


“40-75g”和一个中等身材成年女性的掌心大小差不多,这么小的肉量,在生活中如何保持呢?


分散食用


将肉类分散在每天各餐中,避免集中食用,最好每餐可见到肉,且肉的种类大于两类。




小块烹制


在烹制肉类时,可将大块肉材切成小块后再烹饪,少做大排、大鸡腿等,以便食用者主动掌握摄入量。


☞科普君提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痛风等患者要严格限制肉类的摄入。而减肥人群为了增加机体代谢率可适当增加肉的摄入量,具体应当遵循医嘱。



种类大不同





从肉的种类上来说,四条腿的(如畜肉)不如两条腿的(如禽肉)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鱼等水产品类),这是为什么?


我们首先要搞清为什么肉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肌肉里主要的呈色物质是携带氧气的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的不同使肌纤维呈现不同的颜色。




红肌通过脂肪和氧气获取能量,提供持久的发力,白肌通过肝糖元和氧气获取能量,提供迅速的发力。动物肉颜色的差别,反映了这块肌肉的任务,是持久发力还是迅速发力。


长时间站立支持体重的有蹄动物,肉里含有比较高的红肌纤维比例,所以是偏红色的。




鸟类的胸大肌,是用于牵动翅膀飞行的肌肉,鸡很少用得到这块肌肉,红肌纤维比例很低,所以鸡胸肉是浅色的;鸡更多时候是在站着和走路,大腿的红肌纤维比例高,所以鸡腿的颜色会更红。




在水中,浮力会支持体重,不用持久出力,但是水里的阻力比空气中大,需要快速发力,所以鱼的肌肉一般颜色偏白,白肌纤维比例高,红肌纤维比例低。




◆畜肉等红肉的优点是富含吸收利用率高的血红色铁和其他矿物质,缺点是脂肪含量高且以饱和脂肪为主,相比白肉更容易增加体内炎症,过量摄入可增加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等的发病风险。


◆禽肉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脂肪酸组成优于畜肉,只要不过量食用,一般不会增加慢病风险。


◆鱼肉等白肉除含有较多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含有较多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些还富含EPA、DHA,能很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对于男性来讲,吃肉建议优先选择鱼和禽肉等白肉。对于女性来讲,吃肉建议红白搭配,因为女性会因为月经损失一些铁元素,吃红肉可以补铁,帮助避免贫血闭经等问题。


部位要精挑





健康吃肉还要对部位精挑细选。


脂肪含量较低的部位更健康


根据肉的质地,凡是味香的、柔嫩的、汁多的,都是高脂肪肉类;凡是不香的、发柴的、汁少的,都是低脂肪肉类。


如五花肉、排骨、牛腩、鸡翅、烤鸭、肥牛、肥羊等美味就是因为他们的脂肪含量高。相较而言,质地柴的鸡胸肉、质地嫩但没有滋味的里脊肉、没有香气的兔子肉都是低脂肪肉的代表。


适量食用动物内脏


常见的动物内脏有肝、肾、心等,这些内脏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铁、硒和锌等。适量摄入,可弥补日常饮食的不足,建议每月食用动物内脏2-3次,每次25g左右。



健康烹饪妙





多蒸煮,少烤炸


肉类在烤或油炸时,不仅营养损失大,而且热量也升高很多此外,由于温度较高,可使营养素遭受破坏,如果方法掌握不当,容易产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污染食物。


因此,相较于炸、腌、熏、卤,蒸、白灼、水煮、少油煎等制作方式更为健康。



汤要喝,肉也要吃


很多人认为,煲汤后的汤渣就没有营养含量了,应该丢弃。但是从下图可以看出,传说中超级滋补的鸡汤所含有的营养素主要为钠,以及相对较高的脂肪。因此,喝汤弃肉的做法并不可取。



吃肉,别忘吃菜


吃“绿叶菜”可谓是刻在广东人DNA里的事情,吃菜有诸多好处。



《黄帝内经》中提到“不时不食”,意思是饮食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在这里,科普君就为大家推荐几种可以搭配肉类的11月时令鲜蔬~


☞卷心菜

卷心菜中含有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U、纤维素以及其它各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U能有效抗击溃疡,多吃卷心菜可以提高免疫力


☞芥菜

芥菜中的氨基酸和谷氨酸含量高,它曾被日本国家癌症中心列为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之一。日渐寒凉的天气里,不妨煲点芥菜汤,有助于预防感冒。


☞芹菜

秋芹菜一般在10月至11月开始成熟,因此现在正是食用新鲜芹菜的好时节。芹菜富含B族维生素以及丰富的钙、磷、铁。今晚不妨就做一道芹菜炒牛肉吧~




☞茼蒿

茼蒿的最佳食用期是11月至12月,它富含矿物质、胡萝卜素,是一种高水分、低热量的蔬菜,特别适合健身健美人士食用。


少吃烟熏和腌制的肉


烟熏和腌制肉制品不仅使用了较多的食盐,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如熏制食品的熏烟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应当尽量少吃。



✎ 科普知多D 


生肉可以直接在家冲洗吗?


近日,话题#原来生肉不能直接在家冲洗#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大网友讨论。

仔细想想,我们用水清洗生肉并不是为了消灭上面的细菌,而是为了冲掉血水或浮尘,无论是否会溅射到其他食物或者菜蔬上,我们最后都要加热把它做成菜。

比如沙门氏菌这种比较常见的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在10℃-42℃均可生长,但沙门氏菌不耐高温,食用前彻底煮熟食物就没有问题。


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如果水池旁有做好的食物或者水果,为了避免细菌被水流溅射二次污染,可以把水流开小点,把生肉放水盆底部防止溅射。或者专门买一个盆接满水后把生肉泡里面。另外,切生肉的刀、案板等有可能二次污染的工具一定要和熟食分开。

我们只要保证冲洗时细菌不被溅射出来+食材彻底做熟+生熟分开+厨房定期消杀,基本就问题不大。




“贴膘”有风险
吃肉需谨慎


来源 | 广东科普


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

我们尊重原创:1.所有转载内容均标明来源,如尽力查找仍未能发现出处则标明“转自网络”。如有疏漏欢迎原作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2.任何作品标明“谢绝转载”,我们尊重并不予转载;3.对于恶意及虚假举报,我们保留申诉、举报、法律起诉以及媒体曝光权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