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烹饪术 Vol.10 药膳-吉林省科协云服务平台 -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10 药膳

来源:本站

2023-05-06 12:21:32


科技史#科学精神#中国发明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分享科技生活,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药膳是依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用食物烹制以“治未病”的菜、点、汤、饮等。

相传商朝伊尹曾用橘皮、生姜调制汤液,为人治病,早期药膳“伊尹汤液”由是诞生。

周代,官中设“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周礼·天官》)。“疾医”中也有用“五谷、五味”养病的记述。

《黄帝内经》对食疗理论多有阐发。《神农本草经》收有数十种食药。


汉魏之时,食疗有发展。如甘肃武威出土的西汉医简记载的许多药都是食物。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所用200多种药品中有四分之一为食物。张仲景《金匮要略》也有食疗方。值得重视的是,在葛洪《肘后方》中有用海藻酒治瘿病之方,实际是用含碘食物治甲状腺肿,比欧洲人早了数百年。《肘后方》中还有用猪胰治“消渴”(糖尿病)的记载,从而开脏器疗法之先河。这一时期曾有大量食疗药膳著作,但多亡佚。

隋唐时期,出现好几部食疗药膳名著。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收录154种果实、菜蔬、谷米、鸟兽的性味、药理作用、服食禁忌及疗效(如用羊肝治雀盲,鹿肾补肾气等),《序论》还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对药膳的制作有指导作用。孟诜、张鼎的《食疗本草》,共记200多种食药。更有特点的是昝殷的《食医心鉴》,原收食疗方300多首,现辑本收内科、妇产科、小儿科等食疗方211首每方均注明原料用量、烹调方法、疗效,实际是药膳谱。


宋代及其后,药膳有长足发展,出现多部饮食养生著作。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养老奉亲书》中均收有大量药膳方。元代御医忽思慧《饮膳正要》收61首食疗方,原料、制法、食法、疗效均写得一清二楚。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分散收录的药膳方亦多,其中,粥就有50多种。而清朝黄云鹊的《粥谱》,则收有粥200多种。

总的来看,药膳除受中医阴阳平衡、营卫流通、五味归经等理论指导外,道家的养生思想也有影响。此外,就是民众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总结提升。其品类可分为菜看、粥、面点、饮料、膏煎等。菜肴以羹汤及煨炖之品为主,亦有凉拌的;粥为谷类加多种动植物配料煮成;面点以糕、面条、馄饨、包子为主;饮料有汤饮、酒等。

古代著名药膳甚多,许多品种如“猪蹄汁”(下奶),糯米、姜、葱、醋煮的“神仙粥”(治感冒初起),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糯米等粉蒸的“八珍糕”(健胃养脾),天麻鱼头(治头晕),三七炖鸡(补气血),银耳羹(润肺生津),炒苦瓜(清热去火),鹿茸酒(补肾益精)……经过岁月的考验,流传至今,仍被人们选用。这充分说明药膳是既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

未完待续

| 编辑节选自《中国三十大发明》,华觉明 冯立昇 主编,邱庞同 作。本文谢绝转载。文章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粟作 Vol.1 粟作在中国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粟作 Vol.2 粟作技术的改进与成熟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粟作 Vol.3 粟作与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稻作 Vol.1 稻作的起源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稻作 Vol.2 稻作的起源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稻作 Vol.3 中国稻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世界意义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桑蚕丝织 Vol.1 栽桑养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桑蚕丝织 Vol.2 缫丝织绸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桑蚕丝织 Vol.3 织机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汉字 Vol.1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汉字 Vol.2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汉字 Vol.3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汉字 Vol.4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1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形成与算筹的创造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2 四则运算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3 圆周率近似值的计算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4 开方术 — 一元方程解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5 方程术 ——线性方程组解法、损益术和正负术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6 天元术和四元术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7 大衍总数术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 Vol.8 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特点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1 连同相邻流域的区间运河的开凿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2 连同相邻流域的区间运河的开凿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3 顺应自然环境的全国运河网的形成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4 顺应自然环境的全国运河网的形成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5 顺应自然环境的全国运河网的形成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6 实现攀山越河的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7 实现攀山越河的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8 实现攀山越河的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传送门:中国发明 |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Vol.9 实现攀山越河的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传送门:中国发明 |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Vol.10

传送门:中国发明 |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Vol.11 单门船闸一一调整运河水面比降的设施

传送门:中国发明 |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Vol.12 单门船闸一一调整运河水面比降的设施

传送门:中国发明 |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Vol.13 复闸——调整运河水面比降并使船只平顺过闸的设施

传送门:中国发明 |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Vol.14 澳闸——带有节水设施的复闸

传送门:中国发明 |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Vol.15 澳闸——带有节水设施的复闸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1 犁的出现与早期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2 犁的出现与早期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2 犁的出现与早期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4 犁的改进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5 犁的改进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6 耧的发明与改进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犁与耧 Vol.7 耧的发明与改进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国犁、耧的西传与影响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水轮 Vol.1 上射立式水轮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水轮 Vol.2 下射立式水轮

传送门:中国发明 | 水轮 Vol.3 斜击卧式水轮

传送门:中国发明 | 造纸术 Vol.1 造纸术的起源及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造纸术 Vol.2 造纸术的起源及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造纸术 Vol.3 造纸术的起源及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造纸术 Vol.4 造纸术的起源及发展

传送门:中国发明 | 造纸术 Vol.5 中国造纸术的传播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瓷器 Vol.1 制陶技术的发明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瓷器 Vol.2 早期的陶器制造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瓷器 Vol.3 多种陶器的烧造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瓷器 Vol.4 原始瓷器的出现

传送门:中国发明 | 瓷器 Vol.5 瓷器发明的成熟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1 中式烹饪术的历史变革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2 中式烹饪术的历史变革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3 中式烹饪术的历史变革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4 谷物果蔬为主、肉食为辅的膳食结构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5 严格的选料、精湛的刀工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6 独创的烹饪方法——炒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7 烹调成败的关键——调味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8 鲜味及制“汤”取“鲜”

传送门:中国发明 | 中式烹饪术 Vol.9 豆腐



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

我们尊重原创:1.所有转载内容均标明来源,如尽力查找仍未能发现出处则标明“转自网络”。如有疏漏欢迎原作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2.任何作品标明“谢绝转载”,我们尊重并不予转载;3.对于恶意及虚假举报,我们保留申诉、举报、法律起诉以及媒体曝光权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