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本站
2023-08-01 16:03:38
艺术家的狂怪,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自信,有时则是一种无奈。比如唐伯虎、比如徐渭、比如八大山人,比如扬州八怪等等。
今天我们要讲的郑板桥就是怪中之怪,他是扬州八怪的领导人物,诗书画三绝。文人自古相轻,但扬州八怪中人人对郑板桥都是顶礼膜拜。
郑板桥的怪或许从小就注定了。那时候比较迷信,起比较俗气的乳名会长命,于是他的祖父就给他取了个“麻丫头”的乳名,这名字也是够怪够俗的了。更怪的是,长大后,一般人都忌讳别人知道或叫自己的乳名,但郑板桥却不在意,还刻了一方“麻丫头针线”的闲章盖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
乳名怪,正名其实也有点怪,现在一般人还不一定能读得出来,假如不信,你看看他名字的搜索量就知道了。郑板桥十岁前一直都是叫乳名,直到十岁他父亲才根据《尚书·洪范》中记载的箕子对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中对“柔克”的解释“燮友柔克”来为儿子起名郑燮(xiè),字克柔。
那么郑燮怎么又叫郑板桥呢?这个来历也有点怪。板桥,按字面意思就是木板做的桥,年纪大点人大概都走过这种木板桥,这么土的名字就是郑燮自己起的。因为他老家扬州兴化城外有座木板桥,他们家里人进进出出都要经过这木板桥,长大后的郑燮思念家乡,而木板桥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于是就给自己起了个号叫板桥,后来大家习惯了都叫他郑板桥,而他的真名郑燮却很少人知道。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的就是竹子,他画的竹子技法高超又自然浪漫,可谓是画竹他说第一无人敢说第二了,但为什么郑板桥爱画竹,这里又有一个奇怪的起源。
那时候屋子里的窗户一般都糊有白纸,而郑板桥家的院子里就种有很多竹子,每当阳光斜照竹子,把竹影投射到窗户上的白纸上时,那就如一幅天然的竹画。
郑板桥在院子玩耍,看到此情景时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后来他就拿来笔墨,按着阳光所投射出来的竹影进行是临摹,时日一久,竹子的形态和特点就深入他的脑海,离开竹影,他也能随便就画出非常逼真的竹子来,一代画竹大师就这样诞生了。
郑板桥曾说,我如竹、竹如我。我画的不是竹子,画的是我自己。竹子的清高、独立、骨气正是郑板桥的写照。
说起郑板桥的学习怪,还有一件事值得说说。郑板桥不仅画画好,书法也好,我沉迷于书法中,每每睡觉了还要用手指在被上进行书写回忆。
有一次,写着写着,就写到了他夫人的身体上,他夫人睡得真酣,被他划醒了,就对他说,怎么在我体上画,可以在你自己体上划呀,各人有各体嘛。板桥突然顿悟,对,各人有各体!于是后来郑板桥通过不断地努力,以八分书为基础,掺入楷行草书,融合而化成自己的“六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经三朝,从24岁考到42岁,才中了进士,但因性情耿直,一直没有当上官,直到49岁才应赏识他的王爷允禧的推荐到山东范县当了知县,当他到了范县后得知前任有很多恶习,立马让人把县衙墙壁钻出很多大孔,并说这是“出前官恶习俗气耳!”
别人当官爱坐办公室,郑板桥则是常常换上农民衣裳与农民在田间耕作,在获得创作灵感的同时也体察了民情,后来他调到山东莱州潍县当县令时,当地正发生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他不等上头批准立马开仓放粮,捐出自己的工资,并要求富人用便宜的价格把粮食卖给官府用于救灾。这也得罪了一些权贵,最后被逼退位还乡。
也是在这时,郑板桥写下了大家所熟识的“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
郑板桥难得糊涂书法作品
郑板桥退位还乡时潍县的乡亲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五十里开外的昌乐县境。郑板桥感慨万千,停下来为乡亲们作了下面这幅画并题诗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还乡后的郑板桥醉心于书画,对来索书画者明码标价,并强调不要物品只要银两,因为他不知道别人送的东西自己喜不喜欢,还不如直接给钱来得直接。
郑板桥书润格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
其实,郑板桥的行为并不是怪,而是君子坦荡荡,他的行为超越了时空,直到现在,都是值得称赞和借鉴的。
郑變 七言联 121cm×26.5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郑板桥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31岁时其子夭折,39岁时其妻徐氏去世,42岁娶饶氏为妻。说到郑板桥娶饶氏为妻,也是一段怪事。
郑板桥外出游玩时喜欢寻访古代有名女士之墓,比如到杭州就寻访苏小小之墓,到岳阳则寻访娥皇女英之墓,1735年他在扬州时就去寻访玉勾斜宫女坟,那是隋炀帝杨广南巡时安葬宫女的地方。
目的地在郊外,郑板桥一路走来,已觉口渴和疲惫,此时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但上门想讨口茶喝,出来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了解情况后老人便迎郑板桥喝茶,待进屋一看,里面竟然挂着自己的诗词,但问老人是否见过郑板桥,老人说只闻其名未曾见过,她和女儿都非常喜欢郑板桥作品,郑板桥便自报家门,告知老人自己就是郑板桥,老人一听可高兴坏了,赶紧把女儿也叫来见过郑板桥。
这一见面不要紧,一段美好姻缘便由此产生。
老人的女儿饶氏天生丽质,芳龄17,平时甚是喜欢郑板桥的诗书画,常常抄写并贴于家中,此时见到心中的偶像自然万分欢喜,郑板桥也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与饶氏谈诗论画,并现场为饶氏写诗作画,老人看两人相谈甚欢,便张罗饭菜邀请郑板桥一起进餐。
席间老人了解到郑板桥已丧偶,有意将女儿许配给郑板桥,郑板桥虽然心中暗喜,但想到自己已42岁,没啥成就,便推辞说:“一介寒士,怎敢纳此佳丽”。老人并不介意这些,才子佳人,何乐而不为呢?推辞不过,郑板桥便说,那等我两年,我考上进士便迎娶佳人。
于是,郑板桥发愤图强,终于在在两年后考取了进士,但因郑板桥生情耿直,不会吹嘘拍马,所以虽然考上了但并没分配工作,所以郑板桥也在尽自己所能想落实好工作再去迎娶佳人,就这一变动,就差点与佳人无缘了。
郑變 兰竹石 184cm×93cm 上海文物商店藏
在这期间,也不少人打饶氏的主意,还有人愿意出七八百两银子纳饶氏为妾,因生活困苦,老人也有意答应,但饶氏则坚绝反对,相信郑板桥为会爽约。这时被画家程羽宸听到了,当他了解了情况后,对郑板桥甚是仰慕,自己掏腰包为老人及女儿解决生活问题,待郑板桥回来后又出资为他们完婚,从此郑板桥和程羽宸也成了莫逆之交。
一次郊游,娶回一位佳人,得到一位挚友,你说怪不怪?这也是怪人郑板桥的福份了。
郑板桥还专门写了《竹枝词》来纪念此事: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郑燮 《行书自作唐多令词扇》上海博物馆藏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这样评价郑板桥:
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清代诗人张维屏说:
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启功先生则说:
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干占,二百年前旧板桥。
怪人郑板桥,名字怪,学习怪,行为怪,爱情怪,最后感慨人生难得糊涂,确实,做人难,做聪明的糊涂人更难,你觉得呢?(陈嘉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