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展风采——张斌瓷绘与陶艺作品欣赏

来源:本站

2023-08-08 14:24:11

BBB  翰墨飘香展风采——张斌瓷绘与陶艺作品欣赏21.png

 张斌,女,汉族,祖籍安徽省,现居北京。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师承著名大写意画家张立辰先生,岳黔山教授。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造型艺术专业。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岳黔山写意山水工作室。

 获奖经历:

2013年 张立辰中国画教学四十年学生提名展;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成果展;

2015年 中巴国际艺术交流展;

2015年 徐州张立辰艺术馆开馆《榴香》馆藏;

2016年 联合国文明联盟、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 文明与爱》绘画展;

2017年 翰墨青州全国名家邀请展;

2017年 法国里昂国际艺术展;

2017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名家学术展;

2018年 山东潍坊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9年 厚·写意——当代中国画一人一品学术大展;

荣获2018年年度中国陶瓷茶器大赛全国银奖;

荣获2019年年度中国陶瓷茶器大赛最高荣誉奖金奖。

现为中国民族画院聘任画家,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书画院院聘画家,中巴国际艺术友好使者,北京文质轩陶瓷品牌创始人。

BBB  翰墨飘香展风采——张斌瓷绘与陶艺作品欣赏497.png 

精致而自由的生活理想

——旁说张斌的瓷绘与陶艺创作

文/祝振中

如果只选一样器物陪伴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宁愿选一件瓷器:一把温润的茶盏,或一尊精雅的瓷瓶。无他,于形色之内安于日用,于形色之外寄以玄想,可得“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之宜。余虽粗陋,然日以书画自娱,于盘碟水承日夕厮摩,于杯盏茶用亦未肯稍离,则日用之知,触手所及,除了瓷器,还有更近便的长物吗?

虽然,余之日常不能稍离,这算“知用”,而对于瓷器之抟陶施釉、彩绘成饰,直至烧结成器,种种匠工之秘,余仍不能究其玄奥,此所谓隔行如山,各有妙道,余只能望而兴叹了。然吾有画友,能兼数者之长,既能抟泥成器,也能精绘巧饰,技艺与格调堪称双绝,足为吾辈骄傲,她就是张斌。数年来,她从绘画转向瓷绘与陶艺,在景德镇建立工作室,倾其才学,精研勤试,已初有所成,推出了一系列佳作。如以复古为基调的瓷上粉彩,精雅工致,与宋元绘画几无二致,可谓形神逼肖而别有异彩;以创新为趣的陶艺人体,将人体形质寓于陶土的灵变之中,若合若离,呈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具自由的表现力。

张斌的瓷绘与陶艺创作,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陶瓷这一载体的新的文化承载可能。首先,在文脉承传上,瓷绘找到了器用与雅赏相融而弥合的接点。诚然,瓷绘之创,首在日用,然而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在器型与釉色上越来越多地容纳下艺术创造的智慧,其观赏性日显。自唐宋以降,瓷器已成为文人雅士不可或离的“法器”,为士人生活平添了一层精致与脱俗的玄想氛围。




魏晋以后,文人喜清谈,宴聚之乐多见于笔端。以酒激情而赋诗连句,似成常事。右军兰亭春会,太白夜宴桃李园,斛筹交错岂独玉液之光,杯盏之影益增辞彩灿烂。以图证之,则有《韩熙载夜宴图》。图中士人宴聚,琴歌乐舞之外,必有茶酒。而壶盏陈设,琳琅有序,器物之精,实用与雅赏皆造一时之能,令人叹羡不已。




宋人且有斗茶之娱,点茶术亦成一时竞尚,对器具的讲究自是不厌精能。蔡襄《茶录》中就说,“茶色白,宜黑盏。”东坡有一诗,赠南屏谦师,有句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点茶能做到心手相应,于器于技,都将几近于道了。

宋代理学大兴,培养了士人格物致知的审美风习,于绘画则工笔技艺空前发展,山水画登封造极。瓷器之作,则五大名窑遍及南北,色釉瓷高峰耸立。宋人真正将器物的日用与雅赏推究到心手合一的境地,将生活与道艺在日常经验中印证为无上菩提。这种生活的艺术,在苏东坡身上,恐怕体现的最为典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过只是精致与自由的偏侧,而以艺术的心态应对生活,清风明月、野茶浊醪,无不漾溢着自适之乐。坡公有一篇《石菖蒲赞》,记述他谪居黄州时顺江远游,于慈湖山中得石菖蒲数本,以石盆养之,“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芳郁,意甚爱焉。”远行不便携带,只好放在九江道士胡洞微处,“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坡公之寓意深情若此,其致可参乎?

明人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雅好而成癖,则情有所寄,高人逸士多类于此,然亦以不伤为宜。坡公遂下一语:“君子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不以物累而随心所寄,则深情远意,有所托而无所滞,自适而宜人,可谓生活之真如。倘如此,则不伤于物,亦不累于心,乐何如哉!





明清以降,江南文化繁荣,茶会之风更盛一时。如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描绘他与一班文人韵士游山会茶的真实场景。此时的文人绘画中,雅聚或清赏题材有相当多的笔墨描绘精致古雅的茶具,如丁云鹏、陈老莲等都有以品茶为题的绘画,高人韵士,盘盏陈设,有清享之乐,无尘浊之侵,文人的理想生活跃然纸上。

文人余事写意,自然更将案头手边之物随取随画,于是清供之物,一花一石之外,茶饮之壶盏、插花之瓶钵,都因情之所寄而益增生香活色。看看虚谷的瓶菊与茶壶,吴昌硕的梅花与杯盏,蒲华的奇石与茶具,这些题材无不带着画家的深情与清茶的温度,益使画中器物显现着瓷与绘独有的光泽。











张斌将自己的工作室定名为“文质轩”,其属意所及,我想至少有一层对传统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寻吧。

其次,瓷绘在载体与材料上拓展了另一种可能,也为画者提供了自由创造的新的空间。

唐宋以来,单色釉传统历久而不衰,蔚为日用瓷大观。随着明清彩釉瓷的发展,绘画亦参与其中,促成了瓷绘审美新的风尚。尤其晚近以来,画家参与热情高涨,不仅带来瓷绘技艺格调的提升,也在形式风格上添异增彩,开辟出绘画展示的一片新地。






画家参与瓷上绘画,多以釉下青花为主,以其近于纸上水墨,在画法与效果上易于掌控。而张斌的瓷绘,则从技艺上不避繁难、不厌精工,在匠心与技术之间探求绘画所能达到的高度。她先从复古入手,以瓷上粉彩,复摹宋元工笔。我不清楚她经历了多少次尝试与改进,从其成品看,无论人物佛像、山水花鸟,都几近气韵逼似、形神不爽的地步,于方寸之间再现古人风神,令人惊叹。庄子曰:美成在久。这样的精工不怠、用志不分,才是应当推崇的工匠精神的主旨。









 在此基础上,她近期又向创造之境再进一步,用前期积累的技术经验,在画境上再做探索,在描绘物象的组合上、色彩的呈现上、形式意味上,体现当代审美的意趣,使瓷上绘画保留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与时代活力。

这类作品将精致的器物与传神的绘画结合成不二整体,赋实用以审美的承载,藉赏会而映日用的雅趣。这类作品又多为书画案头之用或茶盏待客之物,触摸之间,温润可喜;啜饮之余,口齿留芳。瓷质如玉的手感与图绘精雅的情致,互映而相摩,此中幽情远意,正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味外之旨。则如禅家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器在手,仿佛道亦不远矣。








另外,她还有一类以人体为象喻的作品,以陶瓷的质性塑造出自由的形体,引人遐思。这类作品大约可归入雕塑一门。陶艺创作是当今流行的雕塑门类,离实用稍远,其介入日常生活的界限仍不免狭窄。虽能启发自由创造的某种灵感,但离我们日用亲近的距离,犹不免悬隔,当是她日常创作之外的一点尝试吧。









张斌的瓷绘业已发展成她的一种生活理想:将艺术融入生活,将绘画的精致与自由再现于瓷的高贵与典雅。数年来,她倾注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智慧与财力,一物之成,常常殚思竭虑;一斑之失,亦每每辗转难眠。《中庸》曰:不诚无物,正是源于其精诚之心,方能不数年而有此成就。面对她瓷彩绚然的作品,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懈追求的艺术行者,她耀目的理想和不远处的一片前途之光。

BBB  翰墨飘香展风采——张斌瓷绘与陶艺作品欣赏3185.png

2021年元月于见山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