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来源:吉林日报
2021-06-01 10:30:00
初见庄秀丽,便被她优雅的气质所吸引。如她的名字一样,庄秀丽具有东方女性典型的特质:柔美、坚韧。当跟随她走进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时,不由得对庄秀丽心生敬意。
庄秀丽在产品研发车间监督研发进程
庄秀丽1991年考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跟随导师陈启研究员从事金属有机与催化聚合的研究工作。从老师言传身教的浸染中,她对科研的兴趣不断提升。“陈老师教育我们,做科研要服务社会。这个信念支撑我一直扎根科研与转化一线,即便成为管理者,依然坚守科研阵地,做服务社会满足百姓需求科技产品。”
在不断深入探索研究中,庄秀丽对生物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申请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组建的科研团队,研究可降解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2007年,与陈学思院士作为共同发起人,在长春市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技术转化平台——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在陈学思院士的指导下,庄秀丽比较深入地参与研发了医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这种材料可植于人体内,经过降解被人体吸收代谢,因此,被临床医学尤其是骨科应有于外科手术当中。但是,医用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技术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性质、结构以及作为降解材料的可控性、材料做成产品后在力学上的性能不稳定,这些不确定因素加大了聚乳酸及其制品投入市场的难度。
在不间断的研究过程中,庄秀丽一路执着创新,她坦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能够应用的技术,这个过程真的很不容易。在应化所学习时,只要证明材料的可行性就可以了,但在产品研发中,不仅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材料,还要证明这款材料在转化为医疗产品时,要具有应用价值,真正解决临床需求,做到安全有效。这样的证明不仅需要大量的模拟实验,还需要与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不间断的沟通交流。在这个证明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升了材料学、医学、生物学、机械设计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能力。正是一个又一个难题,激励庄秀丽不断学习,不断实验,最终获得成功,实现成果的转化。
截至目前,庄秀丽团队已创造出30余种聚乳酸类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公司的第一款产品利用开发的医用材料制备的可吸收骨钉、骨板,解决了产品力学性能问题,以及降解过程中降解速率可控性差等问题。这款产品还增加了无机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复合技术,冷压牵伸技术等,使得临床上时常发生的乳酸炎症反应降低,力学性能增强。2015年,该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注册批准。
在人工骨开发方面,庄秀丽及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让骨缺损患者有了新的选择,即在传统手术通过取自体骨或采用同种异体骨外,可选用聚乳酸人造骨植入体内,实现代替人骨解决骨缺损问题。
骨科之外,庄秀丽又把目光投入医学美容领域。刚刚拿到国家注册证的面部填充剂产品,就是利用聚乳酸的特性,改变皮下组织环境,促进胶原产生。这类技术最早是由法国公司开发,应用于艾滋病人的皮肤修复。但由于产品微观结构上存在问题,导致患者面部出现结节,医生操作难度大等问题。庄秀丽和团队利用扎实的科研技术,通过临床试验等大量研究工作,解决了产品存在的问题。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在今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目前已正式投入量产。
整整14年,从最初创建圣博玛时的几个人,到如今研发团队就拥有百余人,认定科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庄秀丽,带领团队踏踏实实坐冷板凳,兢兢业业做研究,在服务临床医疗领域做出了诸多成绩,拿到80多项专利技术。目前,他们正在开发的项目还有神经外科、运动医学等方面的20余种III类体内植入医疗器械。
除了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产品开发,庄秀丽还要指导团队和博士生的科研工作。总结近些年的管理经验,庄秀丽说:“技术人员运用研究成果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应该及时肯定他们作出的贡献,提升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和获得感,这样才能让整个团队更好面对未来挑战,实现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景。”
如今,长春圣博玛公司,各项研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庄秀丽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把更多的医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不断地推广于临床应用,通过创新技术,为百姓造福,助力人民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吉林日报:李文瑶 实习生 史雨晴)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