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来源:来源:《科学中国人》

2024-05-16 15:21:31

提起武汉大学,人们心中总会浮现出樱花盛开时节的动人情景。伴随着似有若无的花香,那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朴典雅的建筑,不禁令人心向往之。


其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学府,留给众人的又岂止是“最美校园”的感叹。在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吴丹眼中,吸引她在此勤耕不辍十余年的就是其图书情报领域的顶尖实力。


2007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在前三次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第一。这样的实力立即吸引了吴丹的目光,2008年博士毕业之后,吴丹直奔珞珈山,就此扎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不动摇。十余年来,在保持该专业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秉承学校“面向国际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吴丹带领团队驰骋在图书情报研究一线,不断探索创新,为这所古老学府的前沿学科发展做出了有力贡献。


徜徉在图书情报的海洋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吴丹的专业领域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其实,图书情报事业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凭借自身的便捷性与广泛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面对数据量爆发的网络信息,若没有人及时更新、组织,这些陈旧的信息一定会对读者产生影响,图书情报领域便由此而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收集整合和更新,并逐一分类,进行统一组织管理,进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开拓人们的眼界和思维。


1997年报考大学之时,正逢国内计算机事业刚刚萌芽,从小就热爱新生事物的吴丹也被这一新兴领域吸引了注意力。大学四年,在兴趣的驱动下,吴丹努力用功、积极学习,成功于毕业之时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学和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业管理学、理学双学位。不过,也正是在这四年学习期间,吴丹渐渐意识到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如汪洋大海,短短四年根本无法窥见其中深意。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本科毕业之后,她又选择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并于2004年获得工学硕士。


之后,站在人生的另一道关口,吴丹仍没有丝毫犹豫,又听从了心中的想法,考取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继续深造。也许是性格使然,不管求学还是工作,吴丹几乎从未有过迷茫无措的时刻,心中的目标始终如一,一旦下定决心便一如既往。


“图书情报领域是信息时代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不管求学还是工作从没有变过,就连后来联合培养寻找国外的导师时也是找的相关领域的专家,我的目标一直比较明确。”吴丹笑着说。


图书情报事业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工作,也许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杂乱信息,许多人会觉得枯燥无聊,但对吴丹而言,能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到有用的规律和信息,是一项极富挑战和乐趣的事业。


譬如,跨语言信息检索方面,当前大多数翻译资源是从大规模平行语料库中获得,多为通用翻译资源,存在大量噪音和缺乏对专业词汇翻译的覆盖。并且,由大众参与的信息描述与组织方式也存在自由、凌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2009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吴丹,便在国家社科基金“网络学术信息的多语言表示与获取模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展开了探索。


为研究不同语言用户对多语言学术信息的需求特征及差异,她们首先采取了用户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多个有效对象进行了数字图书馆中的多语言信息资源及Web2.0环境下新出现的一些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如维基百科、社群问答系统、在线文档管理与分享系统、学术博客等做了相关调研。


与此同时,她们对现有的新型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表示结果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多语言信息规范控制方法体系。并且在多语言协同标注构建领域翻译资源方面,更是创新性地构建出了一套领域多语言学术信息检索测评体系,使该体系能够用于专业学术信息检索的评价。


项目研究成果在帮助学术文献收藏机构根据用户需求开展多语言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Web2.0网站规范其多语言网络学术信息的表示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且,吴丹在研究中基于多语言网络学术资源中提取的翻译信息,也能够有效覆盖专业领域词汇的准确翻译。这种构建模式为基础资源的构建开拓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不同语言的学者更好地理解其他语种学术成果,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团队多年研究探索的结晶——《多语言网络学术信息挖掘与检索》专著出版,一时引来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语言、搜索习惯、情境等都是影响信息检索的重要因素,都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去关注。”吴丹说道。


十余年来,在图书情报信息检索领域一线的科研经历,让吴丹深刻感知到了这一领域蕴含的庞大知识和力量。信息时代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深刻变革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只有及时掌握这一变革的趋势并做出有效应对措施,才能让人们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为此,吴丹时时走在信息科学的前沿,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基于情境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型;开发了面向数据深度融合的交互式信息检索工具集;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典型领域的用户认知、人机交互和协作行为,建立人机关系模型……


在学术研究领域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后,吴丹也收获了丰厚的回馈,先后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珞珈青年学者”“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优秀教师”等各类人才称号,被遴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图书馆学科信息检索分支副主编;由她撰写的专著和论文也曾先后获得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吴丹的科研事业才刚刚开始。


“科研一定要立足国际化”


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于吴丹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作为北京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吴丹前往美国感受了一番完全不同的科研体验。也正是这次海外留学的经历,让她对科研包括教学都有了深刻的体会。


“国际化就像一个门槛,当你踏进去之后才会发现另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吴丹说道,在出国留学之前她所发表的文章大都局限在国内,关注的前沿话题也有局限性,只是彼时身在局中的人尚未意识到而已,而留学那一年的经历真正让她的科研生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推开国际化那扇大门之后,吴丹立刻意识到自己此行的唯一身份就是学习:学习用英文发表国际论文的习惯;学习利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了解前沿学术成果;学习更加先进的科研工作方式……短短一年时间,吴丹抓住一切机会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为后来的科研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7年12月,时隔11年之后吴丹再次前往美国,不过这次却是以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的身份,到图书情报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北卡罗卡纳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交流一年。


如果说第一次出国对于吴丹而言是学习的身份,那么第二次出国,她已经成为向他人介绍最新学术成果的重要分享者。“回想这两次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一点变化都好像映射了我这十几年的学习与成长。”吴丹笑着说。


从只在国内发表文章到在国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再到成为审稿专家、国际期刊编委;从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到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再到成为国际会议的组织者……这十几年来,看似波澜不惊、日复一日的科研生活,其实早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巨大效应。


在担任国际学术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 (SSCI)编委期间,吴丹获得了2017年最佳审稿人称号;2012年受国际SSCI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主编邀请,她和美国匹兹堡大学何大庆教授组织了一期有关数字图书馆中的多语言问题的专题,受到来自美国、欧洲、我国台湾地区等同行的共同关注;2010年,她与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的陈江萍教授共同申请到了美国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项目IMLS;2010年和2015年,她还两次获得武汉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并产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不仅如此,在期刊审稿、会议主持之外,吴丹的名字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国际组织工作中:担任国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亚太分会秘书长、国际拔尖信息学院联盟数据科学课程设计委员会委员、国际计算机学会数字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筹备指导委员会委员……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吴丹身上发生的变化其实也正映射出了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变化。


“与我一样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中国科学家越来越多,这背后也展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与日俱增。”吴丹说道。在她看来,科研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只有了解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图书情报领域也是一样。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可上网设备越来越丰富,其搜索行为也更加复杂,呈现出跨越多种设备的趋势。而当前该领域在国内外却缺乏对用户在多设备环境下的搜索活动中发生的设备转移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实践应用。为此,201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设备融合的用户网络搜索行为建模与技术实现研究”支持下,吴丹带领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目标是开展多设备环境下用户网络搜索行为实证分析,建立多设备融合的用户网络搜索理论框架,开发跨设备搜索的实践应用。


2018年,以该研究项目为基础,吴丹团队出版了英文专著Mobile Search Behaviors: An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Contexts, APPs and Devices,该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取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好评,3位国际相关领域专家主动为其在SSCI期刊上撰写书评,其中一篇更是发表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顶级期刊JASIST上,充分肯定了吴丹团队在移动搜索行为领域取得的前沿科技成果。


“这部专著入选了国际信息检索领域的知名丛书系列,我们是第二支入选这一系列丛书的中国学者。”吴丹介绍。


实际上,这几年来,吴丹团队在国际会议上汇报的相关前沿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注意,2019年,她们又收到了国际另一家更具影响力的出版社邀请,将再出版一部关于跨设备搜索的专著。在图书情报信息领域,她们正在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


时刻保持科研热忱


图书情报领域看似属于单一学科,但涉及的知识却包罗万象。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没有敏锐的洞察、缜密的思维寸步难行。


2017年,基于多年网络信息探索研究的经历,深刻感知到新兴科技变化趋势的吴丹牵头成立了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以“面向‘互联网+’的人机关系建模与支撑技术”为研究主题,重点关注人机交互、信息检索、大数据挖掘与分析领域。


在她看来,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将在智能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检索系统/计算机能够真正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其次,基于用户行为踪迹及其他用户的相关搜索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目标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最后,智能检索将不再局限于信息搜索本身,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用户接下来的搜索行为,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检索的更好推荐。


基于这些发展趋势,她带领创新团队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旨在探寻人与机器更深层次的关系,实现人与机器自然且高效地交互,从而使机器更“懂得”且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同时也促进用户对于机器的了解。通过研究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信息行为,挖掘用户与机器交互时的行为规律,并从用户行为规律出发,探寻并设计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算法,促进人与机器的便捷交互,并最终探讨交互技术在社交网络、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吴丹深知,学术研究的价值最终还是在于为社会、为用户服务。这些年来,除了自主开发跨设备信息搜索与融合引擎系统、交互式跨语言信息检索翻译优化软件、图情领域跨语言学术信息检索软件、情境感知的社会化推荐系统等应用系统之外,她们还积极将信息检索技术推广至其他各领域应用,如数字敦煌等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澳门政府法律法规跨语言检索领域、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检索领域……如今,她们的研究成果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网上信息非常繁杂,研究方向的选择很重要。”吴丹说道。从快而新的角度考虑,也许很多研究方向都能产出成果,但她对于自身以及团队的要求只有一个:不求数量,只求质量。


“对于学生发表论文的要求也是一样,我不希望大家为了产出而产出,我们的成果一定要基于实际价值的考量。这样一旦产出的成绩才能真正具备代表性和可推广性,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吴丹说道。也正因此,每当团队成员产出成果时,她总是鼓励大家多走出实验室,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努力让每一份成果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不仅如此,利用自身在科研领域的国际平台,她还积极推动本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成立之初,就邀请其曾经访学的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Ron Larson担任研究员,并促成了武汉大学与匹兹堡大学3+2联合培养项目的签署与落实,至今已有10多位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该项目到美国留学。


同时,作为硕、博士导师,她更积极组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一些国际知名学者来作报告,也成功推荐了20多位学生到欧美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交流、联合培养。至今为止,由她培养的硕士与博士生,基本都有到国外联合培养的经验。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学生都送出国培养,项目开展会出现人员紧缺的问题,但我自己就是联合培养的受益者,我知道国际视野对一个初踏上科研人员的重要性,因此我也希望尽我所能为学生创造机会。”吴丹如是说道。


尽管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吴丹而言却并无不同。面对更新越来越快的信息世界,她仍然保留着最初的科研赤忱不舍昼夜。面向未来,这位刚刚被委任为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的年轻科学家充满了热情与信心,一个更大的舞台等着她尽情地创造。


专家简介


吴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专业为图书情报学与数据科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组织与检索、人机交互、数字图书馆等。先后入选首批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以及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是“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负责人。在JASIST、IPM、JIS、Aslib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举办的国际会议如SIGIR、CIKM、iConference、ASIS&T、HCI、CSCW、JCDL等上多次受邀作主题报告。文章来源:《科学中国人》


责任编辑:牛小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