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雄鹰之心 展苍穹大爱

来源:城市晚报新媒体 掌上吉林

2017-06-18 13:28:44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传承科研精神助力中国光学科技发展


姜会林笑对科研路上的坎坷


眼界,决定人生的境界和格局。


科学家的眼界,不仅决定着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可能改变其服务领域的格局。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姜会林教授,在办公室里挂了一幅友人题字:雄鹰观海。他说:“人有多大的胸怀,就干多大的事。”做了大半生的应用光学技术研究,姜会林深知,自己从教师到担任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校长,再到2006年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出任该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身份在变化,使命却是不变的:培养更多人才,并把科研成果用以服务地方乃至国家。他的科研成果在军民两用方面都可谓是硕果累累。刚从校长位置退下来时,有人心疼他说:“你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可姜会林说:“活到老,工作到老,我有什么理由休息!”姜会林以雄鹰之心,以眺望未来的远见,展示了他用科技报国的一腔大爱。


永远保持着科研热情


韬光养晦


他挑战过令许多专家都皱眉的课题


今年72岁的姜会林,做了大半辈子科研工作,遇到过无数次失败,也在无数次失败当中品尝逾越一座座“科研课题大山”后的苦尽甘来,可34年前的一段往事,时至今日仍让姜会林难忘。1983年1月,姜会林考取了长春光机所的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当时王大珩虽然给姜会林提出了两个博士论文题目供选择,但他更倾向于其中的《光学系统设计的经济效益问题》。姜会林带着这个题目拜访了很多同行,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的光学专家,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做这样的题目。这个题目既涉及光学技术,又包含经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难度系数可想而知。当时有知名光学专家说:“姜会林,这个题目就算是我们做,恐怕也做不了,很难办的事情。”姜会林向王大珩汇报时,也流露出了这样的顾虑,没想到王大珩说:“正因为难做,我才让你做,你的硕士论文做得很好,我看你还能攻一些人们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鼓励,对于姜会林来说,仿佛注入了一支兴奋剂,马上行动起来,但心情其实颇有些忐忑。


从实验室起步,又不拘泥于实验室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姜会林下足了苦功,为了不辜负王大珩的信任,也为了挑战一下专家们口中的“太难了”。可当姜会林感觉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向王大珩汇报时,王大珩经过反复思考,在肯定了姜会林的工作的同时,用了五页纸详细指出姜会林的论文有严重问题,“你过分地相信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但是他们这些观点我看都是不正确的,你应该从头做起。”与国际上主流意见相悖?姜会林没有气馁,他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推导出了一系列公式,编了程序,在仪器上进行了计算。随后,姜会林又到很多工厂去验证他的理论和模型是否正确。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艰难的“返工”过程,不仅让姜会林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他把论文发表到国际刊物后,更是得到了被称为“里程碑”式的肯定。


光阴荏苒 


连工人师傅都难忘他深入实践的身影


姜会林的办公室里,大量的书籍、材料几乎占满了他的书柜、书桌和窗台,倒是茶几上摆放的坦克、直升机、卫星的模型,让这个在外人看来仿佛是枯燥的资料室一般的办公室,平添了一丝灵气。这是他多年来的科研成果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在国防、航天领域,姜会林的成果都有用武之地。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武器方队的第一战车方队用到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技术,就是姜会林团队的研究成果。


姜会林始终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


尽管成绩斐然,可在姜会林的科研道路上,对他影响巨大的不只王大珩、薛鸣球等导师。窗台附近的一架望远镜,让人误以为这是融合了姜会林团队的科研技术的产品,看到这个望远镜,姜会林不无感慨地说:“这是以前半导体激光实验室主任张老师去云南时,人家送了两台,他给我拿了一台。在一定意义上,它不是望远镜的意义,而是我忘不了他。2001年张老师评职称那天,他就在我身边去世了。令他去世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做半导体激光器时导致的砷中毒、铅中毒。”他对惺惺相惜的老同事的去世感到惋惜,但他更敬佩每一个能为我国科技事业脚踏实地奋斗一生,哪怕是付出了生命的人。


熟悉姜会林的人都知道,他为了做科研,玩命的劲头是大多数人所不能及的。在他做博士论文期间,为了调研,他跑了全国各地的很多光学工厂、研究所,拜访了多位专家,那段时间里,每次从长春坐火车去上海的30多个小时,他一路上几乎是一句话不说,除了饿了吃点东西,其余时间都是在写、算、编程序。值得一提的是,姜会林并不是书呆子,情商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他的科研事业。“必须学会尊重一线同志。”多年来,姜会林搞科研下基层深入实践去测算、验证数据时,没少与光学工厂的工人师傅们取经。正是基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吃苦精神,后来,姜会林去外地开会或调研时,很多工人师傅都去看他。在科研的“泥泞道路”上,时刻保持着“脚上沾泥”的姜会林,用实践创新精神赢得了尊重。


霞光万丈 


惜才、育才,把年轻人推向科研一线 


姜会林眼中的“科学精神”,从恩师王大珩院士身上便传承了“严谨、执着”的态度。今年2月26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在长春通过验收。这是王大珩院士在2007年向国家提出的建议,这是中国第一个专业性的光学科技馆,也是在我省开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科技馆,“中国光科馆决定建在长春,开了35次工作会议,都是我和光机所王家骐院士等组织开的。验收通过的那一刻,我就放下一颗心了。”姜会林深知,这是恩师的梦想,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当宣布验收通过的那一刻,姜会林在心里默念了一句:“王老您在九泉之下放心吧,在长春建设光学科技馆这个事情就不用再担心了。”


姜会林把传承科学精神视作最重要的事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姜会林在传递科学思想时,也为他的学生树立了标杆,一如当年王大珩对于他的提携。大多数课题,姜会林都选择“隐藏”在幕后,让年轻人当课题组组长,把他们推到一线锻炼。而笑言自己年龄大了的姜会林,则在业务上加以辅佐,在外围帮忙做论证。“王大珩院士比我大30岁,2014年去世前两年还在做科研,我有什么理由休息!”姜会林说,除了带博士生之外,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民用激光通信系统,就是他和团队为我省科技创新所做的贡献。


那幅“雄鹰观海”的题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姜会林开阔的眼界。在他看来,胸怀大了,也就能成就大事,“应该站在世界看吉林,站在未来看吉林。那么吉林怎么做?我们该怎么做?这样不就看明白了吗?”为地方的发展多做贡献,为教育乃至国家的需要,让自己竭尽全力,姜会林誓言一直奋斗到生命的尽头,践行科学工作者应当“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实践箴言。(记者 韩玉红 报道 吴然 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