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城市晚报新媒体 掌上吉林
2017-06-20 10:37:46
雨后的阳光,透过不算宽敞的窗,直射进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琰铭的办公室,窗帘上印着几个醒目的字——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马琰铭的宝贵阵地,一个让他失去了生活“自由”,却又享受着科研“自由”的主战场。物理学,在许多人眼里枯燥乏味,可对于马琰铭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其乐无穷。除了日常教学外,他长期从事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一路经历了风雨飘摇,而最终取得的一系列硕果,仿佛便是那雨后的彩虹,令他心旷神怡。特别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卡里普索材料预测方法”,目前已经被国内外1600多家科研单位使用,不断研发,让中国人的科研成果持续在世界上领跑,成为了马琰铭策马扬鞭的动力。
天马行空
对前人未能解决的事情尤为感兴趣
1972年9月,马琰铭出生于我省延边州安图县一个风景绮丽的小山村,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美誉的一方水土,滋养了马琰铭至今仍保持着淳朴、内敛的性格。现如今,马琰铭有着一系列的傲人成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特别奖,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可中学时代的他,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那时候的马琰铭兴趣广泛,顽皮好动,足球、围棋都是他的最爱。回首来时路,方知除了勤奋和上进之外,天生好奇、不拘一格的性格,是支撑着他一直走到今天的主要原因。1991年,马琰铭考入延边大学,在攻读物理专业学士、硕士学位期间,逐渐褪去年少青涩,上进心较强的马琰铭对自己的要求愈发严格。物理学固然枯燥,但马琰铭可谓是少有的“另类”,他说:“我不太愿意学习纯课本上的知识,课本上的都是前人鉴定好的,你只是去学,没有创新。而我喜欢探索一些没有成定论的知识,特别像我们做科学研究,讲求创新,解决的都是前人从未解决的问题,我一直对这种问题比较感兴趣。”
马琰铭能在物理学中体验到巨大的快乐
永远不满足于当前获得的知识量,推动着马琰铭一路向前,不断以创新的发现来为自己“解渴”。“物理是探究‘为什么’的学科,探索基本原因、基本规律、回答为什么。我对物理感兴趣,就是想从原理上搞清楚现象产生的本质。”例如,马琰铭在研究中发现,导电性很好的金属钠在高压下就变成了绝缘体。为什么变成绝缘体?这些物理现象令他非常着迷,每当从研究中,能把“为什么”解决了,得出圆满的答案,这样的过程让马琰铭着迷。
马不停蹄
十倍年薪挡不住一颗报国之心
马琰铭的办公室,因为堆积了书籍、材料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显得有些局促。如果没有会议和外出参加的学术活动,他的作息时间几乎是雷打不动的,早上8点到办公室后,除了午饭那一点从嘴上挤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大脑稍作休息之外,他对着电脑几乎都要忙到半夜十一二点,办公室成了他的大半个家。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个节假日,对于马琰铭来说,都只是日历上不同的数字,留给他的,唯有一心取得科研突破的目标。常年在电脑上编程,修改论文,马琰铭已无法像普通人那样用食指点鼠标,不得不用中指代替右手那根不堪重负的食指。
马琰铭(右二)领取首届沃尔特·科恩奖
兴趣是马琰铭的航灯,回忆起当年报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的那段经历,他起初其实是对国内公认的高压物理研究创始人邹广田院士仰慕不已。“那是一段很艰辛的经历。我向学校借了一间实验室,一个人不分昼夜地紧张复习,很多课程都要从零学起。”马琰铭用“快要精神分裂了”来形容那段时光。后来如愿考取了邹广田院士的博士生,马琰铭在这位引路人的带领下,正式踏入了高压物理的研究领域。博士毕业后,马琰铭留校任教。2002年至2004年,他赴加拿大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2008年,又远赴瑞士苏黎世高工开展博士后研究访问;2009年至2011年,先后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访问。这些出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在马琰铭看来,都只是提高自己的过程。马琰铭深知,留在国外,即便自己是中国人,可工作做得再出色,所有的工作成果最终都属于其他国家,“我在中国,做的所有科研成果,都是属于中国的。在国外提高了自己之后,回国为祖国做贡献,这没什么可考虑的。”
策马扬鞭
搞科研就要不停地奔跑
马琰铭曾说:“搞科研,自由反倒不自由。”不自由的是,每天需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外界繁华生活的诱惑,更要经得住无数次失败的打击。而科研的“自由”,则是当他徜徉在科研的海洋中,有想法就去实施,不受任何束缚。
马琰铭带领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确定物质原子结构的方法,这个“基于群体智能的卡里普索材料预测方法”从创新方法的发展,到后期把该方法编制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再到目前把这个方法推广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外国人来使用中国人研发的方法开展科学研究,这个过程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非常艰辛。这套确定材料结构的方法,可以开展材料的结构设计,预测出材料的原子结构排布,“原子结构是整个材料设计的最核心部分,有了这个结构就能真正意义上开展材料设计。”可喜的是,此方法在应用上非常高效,所以目前已经被1600多个国内外同行使用。国内重要的科研单位都在使用这个方法做材料设计,国外也有六七百个用户,其中甚至包括美国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马琰铭说:“这是个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近十年,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但整体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中国人研发的一个方法能让外国人使用,还是不容易的。”
在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房里,大型机器的轰鸣声不断,这是马琰铭的科研成果的诞生地。为了像机器一样,承受住高强度运转,马琰铭偶尔会去打打羽毛球,而这竟是他为了改善颈椎病才不得不挤出的时间。夜里,躺在床上,他的大脑仍很难从白天的工作中尽快抽离,梦里还在做科研项目早已让马琰铭习以为常了。这样的生活状态,马琰铭却颇为享受,“真正在科学领域有一些成果的人都是这样。看起来比较枯燥,但所有人都乐在其中,因为有兴趣,都想追求解决重大问题后的快感,否则是坚持不下来的。”
杨振宁是马琰铭的奋斗目标
马琰铭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断为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办公室里挂了一张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的合影,照片不大,却不难看出,杨振宁既是马琰铭的偶像,也是他穷其一生都想去奋斗的目标。而着眼当下,他希望能够把“卡里普索方法”继续完善、创新,让中国人的科研成果一直在世界上领跑。(记者 韩玉红 报道 吴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