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已露尖尖角 早有宏图挂心头

来源:城市晚报新媒体 掌上吉林

2017-06-20 10:35:23

高分子材料专家杨小牛甘当“科技惠民”先锋


杨小牛把实验室当成半个家


有人说:成功的人都是从牛角尖里钻出来的。 


杨小牛说:“搞科研的人都爱钻牛角尖,我也一样!” 


今年44岁的杨小牛,名字里有个“牛”字,生肖属牛,工作中甚至也有着老黄牛般的勤恳劲儿,对于钻牛角尖、牛脾气这事儿,他笑笑不否认。可说起“成功”,他却认为,自己还需像孺子牛那般耕耘得更远。杨小牛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可最令他感到如鱼得水的,还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熟悉的“主战场”。十几年的长春生活,依旧未能完全改变他的浙江口音,杨小牛却说:“我比你们有更强烈的愿望发展吉林!”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领域里,杨小牛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取得创新和突破。去年,在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吉林省青年科技奖中,其团队获得了唯一的“创新团队奖”。在杨小牛的心中,其实还有着更宏远的梦想。


初生牛犊 


看淡小自我,不忘大情怀

1973年9月,杨小牛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其实即便现在在科研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杨小牛也不认为自己是学霸,“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跟泥瓦匠、司机、清洁工、公务员、记者没什么区别,就是个职业。”在他看来,科学家可能不是最聪明的,却一定是最勤奋的,而他笑言,高中时期的自己或许在旁人眼中是个学霸,可发奋学习的原因竟是老家有些落后,拼命学习是他为自己找的出路。


1995年,杨小牛从天津大学本科毕业。报考长春应化所硕博连读研究生时,他还是个对东北没有太多具体概念的南方小伙。可随后在长春读研的5年里,杨小牛终于对这里有了更真实的认识,“没来之前以为东北冷得让人无法忍受,落后、穷,喝酒都是用碗甚至用桶喝的,原来都是误解呀!来了以后发现我跟你们也没啥区别呀!”而更让杨小牛感到欣喜的是,中科院的三大研究所——长春应化所、长春光机所、东北地理所,再加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为长春营造了令许多城市艳羡的科研和人文氛围,这对于已经开始慢慢爱上了科研的杨小牛来说,极具吸引力。吉林情结,从那时开始便在杨小牛的心底扎根、萌芽了。 


2000年底,杨小牛从长春应化所博士毕业,陆续得到了赴德国、荷兰深造和做博士后研究的机会。又是一个5年,又是陌生的环境,又是优越的科研氛围和赏识他的老师朋友,不同的是,当2005年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为他提供永久职位待遇时,杨小牛没有半点犹豫便婉言谢绝了。回国航班的终点站,正是他多少次曾经梦回的第二故乡——长春。2005年10月,杨小牛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候选人应聘到长春应化所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那时7000元月薪在长春算得上高薪,可许多人不知,荷兰方面为其开出的优厚条件其实达到了5倍之多。在小自我与大情怀之间,杨小牛的答案是唯一的。


庖丁解牛 


看透小分子,钻研大创新 


化学在不少人眼里是个枯燥的学科,杨小牛却乐此不疲。他的快乐,来源于每一次成功后的喜悦,他说那是一种享受,哪怕之前遭遇了成千上万次失败的实验。而更让他感到快乐的,是与人聊起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时,脸上的兴奋溢于言表。


杨小牛(中)做好科研“传帮带”


高分子水润滑轴承,在船舶、水泵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汽车、高铁等所用到的减震材料,更是贴近百姓日常生活。而杨小牛及其团队在主要发展的这两大类材料研究中,虽取得了可喜成绩,可过程却没少遇到坎坷,“经常遇到的困难就是,出现的实验现象我没法解释,或者做了一个实验我却没法重复。”实验室化学合成的新材料仅有几十克到几百克,可如果走向几千吨甚至几万吨的工业化装置,为避免风险,需进行一个叫做“中试放大”的实验过程,以提高转化成功率。以高分子水润滑轴承为例,杨小牛和他的团队在实验室很好地完成了实验,可在中试放大时,发现强度、耐磨性等性能莫名其妙地下降很多,就不得不把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分解开来,如庖丁解牛一般,反复不断查找问题,几百次的反复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也正是他吃透了每一个小分子的“脾气”,才不断在科研创新的路上,填补一个又一个空白。 


杨小牛目前除了承担科研任务外,担任长春应化所副所长,行政管理工作也让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长春应化所从1948年就坐落在长春,长春的水土滋养了研究所,我们有义务支援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据了解,2015年1月1日,吉林省实施全国首个省级“禁塑令”,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是我省率先在全国采取高于国家标准的“限塑”,实施“禁塑”政策。聚乙烯塑料袋在正常的陆地环境下300年也难以降解,海洋环境甚至达到1000年以上。据杨小牛介绍:“现在我们用的塑料袋里,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不能低于35%,即便埋在土里甚至丢在路边,经过几个月以后,它也能自然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禁塑令’就是应用了我们应化所的另一个团队所研发的技术推动的。”杨小牛说,据说北京、浙江等省市也欲效仿吉林省推出“禁塑令”,解决塑料袋对于环境的巨大污染,无异于为子孙后代造福。他深知,自己作为领导者,除了做好自己团队的项目外,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去为单位的科研人员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帮助优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让诸如“环保塑料袋”这样的成果可以更快地为吉林乃至全国百姓造福。


杨小牛(左一)为学生讲解实


壮气吞牛


暂放小成就,放眼大未来


杨小牛的日常状态,被同事称之为“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每天早上7点到办公室,每晚10:30-10:50回家,作息时间精确到了如此程度,难怪家人和孩子常常抱怨他无暇陪伴。可时间久了,家人也知道,“抗议”无效。而这其实是杨小牛团队乃至长春应化所绝大多数科研一线人员的常态。杨小牛说:“科学家首要的精神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许多著名运动员都曾说过,走下冠军领奖台的那一刻,成绩归零,一切从头开始。可杨小牛自创的“耐得住寂寞”的方法,却恰恰相反,“必须要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尽量让成就感的衰减周期延长。科研上失败居多,成功是少数,如果成功的喜悦很快淡忘了,那从整个精神层面上就很难刺激你继续做下去。”杨小牛究竟有多忙?他开了句玩笑:“我感觉赚的钱花不完似的!”而下一句竟是“因为我没时间花呀”。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沉浸在科研的海洋中,快乐得不能自拔。可喜的是,不仅他的团队取得了阶段性的喜人成绩,应化所还有其他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了国防和民生等广泛领域,以肾病患者用的透析器为例,以往全靠进口,价格昂贵,现在应化所的一个科研成果已经得到了某企业的认可,有望尽快转化、生产,昔日500元一次的透析,因为这一材料的应用,在未来可能会下降到100多元甚至更低,对许多依靠透析生存的肾病患者来说将是最大的福音。而身为副所长的杨小牛欣喜现在的科研环境,让很多像他一样把科研当成乐趣的科学家,可以游刃有余地沉浸在实验室里,“2005年选择回国时,我就觉得我国科研发展遇到一个非常好的时期,中国对科学家的待遇会提高的。你看现在,我们的工资也快要超过国外科学家的收入了。现在应化所的科研条件,与欧美最顶尖的院校相比也不落后。”让他骄傲的是,长春应化所的人才政策也开始考虑招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到长春工作了。


杨小牛团队在去年获得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创新团队奖,他说,如许多科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一样,他的理想是能够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我希望能有引领性的科学发现、新材料或者新技术,并且这样的发现在若干时间以后,能惠及百姓。这个时间,可以在我的生命周期之外,哪怕50年甚至100年以后,我的科研成果可以惠及人类。”(记者 韩玉红 报道 吴然 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