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艳:向艾滋病毒宣战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7-04 15:07:52

初见张文艳教授,是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艾滋病与病毒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她正和学生们一起做实验,特别认真,我们站在门口等了十几分钟,她都没有发现,直到有学生提醒她。她非常不好意思:“刚才实验太投入了,没注意你们来。”就是这样一位专注的科学家,用她的刻苦钻研为人类最终克服和战胜艾滋病提供了更多可能。



发现艾滋病治疗新靶点


艾滋病自1981年被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引起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但始终没有研制出疫苗,也没有治愈的办法。虽然现在医疗进步,但我们也只是控制艾滋病毒,让它变成慢性病。这种慢性病会让患者终身服药,且伴有很多副作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面对这样的世界难题,张文艳却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于此——病毒致病机制,分子流行病学方面,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她说:“我就是想要挑战一下这个世界难题,更想挑战一下我自己。”就这样,她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置身于这个领域研究20多年。


20多年来她驰而不息地努力,忘记看过多少科研书籍,做过多少实验,还只身到国外深造学习,从一名学生到一名教师,从一名科研者到一名教授,从领域内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


她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一些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截至今年3月,发表文章总数为60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3篇。2014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名);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名);获评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发现和鉴定了CBF-β在HIV突破宿主限制过程中的作用。这一成果发表在世界著名杂志《自然》上,题为《T细胞分化因子CBF-β调控艾滋病病毒Vif蛋白逃避宿主防御系统》,主要阐述了病毒是如何逃避天然屏障系统,得以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存活的。


谈起CBF-β因子时,她非常兴奋,侃侃而谈:“艾滋病毒是很小的一种病毒,却可以轻易的逃脱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它擅于将宿主内的东西为我所用,就像是一个强盗闯入屋子,利用屋子里的刀去攻击屋里的人一样,CBF-β因子就是它的刀,被它所利用破坏人体,使得艾滋病毒在体内肆无忌惮的复制增长。”


CBF-β因子在艾滋病毒侵袭和复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艾滋病毒就是通过它突破了宿主天然防御系统,完成复制的,所以该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艾滋病毒逃避机制,如何把这个逃避机制封闭住,使宿主体内的天然防御系统重新恢复作用。


这一发现是我国原创性成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解决了领域内困扰一些科学家20多年的问题(艾滋病病毒蛋白Vif形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新型的抗艾滋病抑制剂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今后抗病毒研究的一个新靶点,也为将来自主知识产权等应用性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人类最终克服和战胜艾滋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坚韧不拔 勇于探索


张文艳总是一身白大褂,不在意穿着打扮,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上,耐得住科研路上的寂寞,所以才会有了现在的成就。


她说:“科研人员最重要的科研精神就是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提出一个个科学问题,并且想尽各种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很孤独,因为你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失败,这时就需要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接受失败,吸取教训,不断坚持下去,才能攻克一个个科学难关。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切科研成果的获得,都是科学家默默研究、潜心钻研的结果,她说:“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不懈努力,才能走到最后,笑到最后。”只要你积极投入,耐得住寂寞,刻苦攻关,就总能有所成就。如果分散精力应对纷扰的琐事、复杂的人际关系就不能尽心纯粹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科研质量自然要降低。所以很多科学家都有一种“大智若愚”的状态,是因为他们都沉浸在对于科学问题的思考里,忽略了外界的事物,这样才能专注于科研中,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所有取得的成果必然是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实验中获得,张文艳同样遇到过数不清的失败实验。记得在一次课题攻关中,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白+黑”“5+2”模式循环往复,每天就是简单洗漱,带着两个黑眼圈,虽然想起来就让人心疼,但更多的是崇拜和敬佩!


她说,“最后成功那一刻的高兴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所有付出都值得。就像是进行一场战役,每一个环节都要周密设计,细致布局,还需要行动迅速,最后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太难忘了!”


不同角色的她 每一面都闪亮


张文艳说:“人一生的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对我而言,花在科研工作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对于家庭付出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但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所以我更努力!科研之外,我没有忘记还有生活。”


作为女儿,她母亲住在外地,回去的次数有限,她就会经常给母亲打电话,还教母亲怎么视频聊天,尽最大可能陪伴母亲。每次回去看母亲时一定都会给她买礼物,给她做些爱吃的饭菜,再带她出去转转,给她讲讲家里的趣事……


作为母亲,她的女儿现在在读初中,每天早上6点半前就要到校,晚上还有晚自习,但她每天坚持接送女儿,不忙的时候辅导女儿功课。尽管她平时的科研工作非常忙,但她丝毫没有一点松懈,坚持和女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作为科研团队成员,她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身边的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问题了可以讨论,但是绝对不能欺骗和隐瞒。有时候,她也会生气发脾气,但冷静过后,她会详细地帮助其他成员分析问题,详细到每一次吸液、加液的步骤。时间长了,团队成员都会仔细倾听她说的每一句话。


作为教师,她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要求学生们做到精益求精,在操作之前,要把所有步骤和细节都想清楚,以避免操作的时候出现差错。所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她都要亲自审阅指导,虽然她不一定审查每一个细节,但是各个方面都把握得非常准。在生活中,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学生,每年小长假,外地学生不能回家,她就把学生们带回自己家,为大家做一桌拿手好菜,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无论在谁眼中,她都是一个热爱生活、努力上进的人,她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孝敬母亲,带动女儿与她一同努力,让团队更严谨,让学生们以她为榜样……每个角色,她都闪闪发光。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海量的科学实验,日夜兼程的研究,正是这种坚韧不拔,正是这种勇于探索,她才会发现CBF-β因子,才会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取得成就!在科研这条路上,她求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