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来源:吉林日报
2019-01-02 10:00:00
午后的阳光爬上窗台,斜照进堆满化学器皿的办公室里。桌上一摞稿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演算和构想。短暂休息后,86岁的徐如人又伏在案头,完全沉醉到提纲和草稿的撰写中。
在科学面前,很多科学家都是忘我的。66年来,这位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不断攀登分子筛与多孔材料领域的高峰。
一
认识徐如人的人总是毫不吝啬地夸奖他:这个人的生命是和科学连在一起的。在对化学世界的漫长探索中,虽然历经一个又一个挫折,但他却始终葆有初心,坚持向前走。
1932年,徐如人出生于浙江上虞。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他跟随父母颠沛流离。15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随后母亲也离开了他和弟弟。当时,徐如人几乎成了孤儿。
就是在那段无助的岁月里,科学就像黑夜中的火焰,照亮了他的精神世界。1949年,徐如人考进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二年,为了进一步深造,他转学到了上海交大。他的求学生活是困苦的,为了维持学业,徐如人在校外打临工,没有衣服,他就捡同学的旧衣服穿。这些磨砺让他愈加坚韧,让他更觉安稳的环境来之不易,必须争分夺秒地用功。
很快,徐如人显露出了在化学方面的天赋。在化学家顾翼东的指导和启发下,徐如人以我国丰产的钼与钒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获得了成功,他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这也成了他迈向分子筛和多孔材料研究的第一步。
1952年,徐如人提前从上海交大毕业,年仅20岁。当时,这位无机化学领域极具潜力的年轻人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是选择留在条件优越的上海,还是投身天寒地冻、百废待兴的东北?他清楚地知道,襁褓中的共和国重工业羸弱,国家要在东北发展重工业,那里正需要大批像他这样的人才。
或许,我们无法体会到一个经历家国破碎痛苦的年轻人对新中国那份持久而热烈的爱,但他那颗年轻而澎湃的心却让他做出了不二选择。尽管已经在华东高校统一分配委员会人事部负责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徐如人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东北,多次主动申请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教。“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多年后,谈及这一选择,徐如人平淡地说。
一句平淡的话,背后却有着一般人无法割舍的放弃。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方兴未艾的事业,他从此走上了不平淡的人生旅程。
1952年深秋,裹着唯一的一件行李——棉被,坐着平板马车,徐如人只身来到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他同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孙等老一辈化学家一道,投入到化学系的艰苦创业中去。
二
就这样,徐如人站上了化学系的讲台。隔着多年岁月,再搜寻艰辛岁月里的那些细节,感受那群人的坚守,我们看到的是信念的熠熠生辉。
当时化学系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实验室,他们就清理出地下室做实验室;没有实验设备,就用木板搭建实验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系首届学生的第一堂实验课终于如期开课。那时候,为了不中断实验,徐如人总是顾不上吃饭,饿了就把玉米饼在石棉网上烘烤一下充饥。
徐如人对教学的重视是出了名的。当时,整个化学系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教材。为了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教师们首先要突击学俄语,在建立实验室、编写讲义和教材的同时,承担着全系学生的教学任务,困难可想而知。他开始给物理系学生讲“普通化学”,再讲“无机与分析化学”“现代化学基础”等课程,每一门课他都力求每个学生能弄懂弄通。为了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他经常与其他专业的老师进行探讨、请教、试讲,根据学生学情,他动手设计个性教案。从教60多年来,他讲的十几门课从不与别人重复,都是自己的原创课程。
“科学家一是做科研,第二就是要培养人。”徐如人深刻意识到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本。多年来,他醉心于人才培养工作,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成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中,如今已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3位。
言传身教,这是徐如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于吉红跟随徐如人从学习到共事近30年,长期从事分子筛多孔催化材料的定向设计与合成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2015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经常说:“我是最幸运的,我一直跟着徐先生学习,耳濡目染。我今天的成功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同时,徐如人积极抓实验室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守华是徐如人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1992年,在徐如人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艰苦的实验室建设工作。2001年,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陆续吸引多位海外学成归国人员,如裘式纶、陈接胜、肖丰收、刘晓旸、霍启生、徐雁等人,他们都成为了实验室建设的骨干力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
“在我看来,做学问研究,就是两个大的方向,一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二是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句心得徐如人常与学生们分享,这也是对他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研究”的最质朴的注脚。
在文革下放期间,他利用当地蕴藏丰富的石英砂与纯碱,和工人们焊接成了一个180立升的水热反应釜,用它来生产水玻璃,这几乎是我国用土法制成的第一个加压水热反应釜。这也是他从事水热合成化学的开端。
此后,他开发出了“高温长效的NaY导向剂”,解决了石油生产中的关键难题,获得了授权专利。80年代初,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近20种含传统分子筛骨架元素Si,Al,P等以外的其他杂原子分子筛,这些杂原子分子筛用以研发刚兴起的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其后,他的团队继续以“Beta沸石晶化与新合成路线”“NHY的直接合成”等课题与石化总公司合作并获得专利授权,支撑了当时我国石油加工工业的兴起。
在分子筛世界里,徐如人探索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80年代中期,徐如人及其团队开发了醇热法、清液法、溶胶法以及水凝胶高温灼烧直接晶化等全新合成路线,在国际上率先合成出四大类八个系列新型微孔晶体,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多孔材料科学的发展。此后,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了系列杂原子分子筛,首创“杂原子分子筛”概念,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他在国际上首次应用高能电子衍射、激光光散射等研究成核前期阶段的液相结构,对微孔晶体“核”的概念和“核结构”提出了新观点,对分子筛晶化中的液相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徐如人等人还开发了高效设计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计算机方法和软件,可以定向地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大孔、交叉孔道以及手性孔道的分子筛结构,预测了上百万种结构合理的假想分子筛,建立了假想结构数据库。这些成果促进了分子筛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的形成。
徐如人还创建了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将我国的无机合成化学推向国际前列。1981年,徐如人在吉林大学为我国化学学科首次开设了“无机合成化学”课程。在徐如人的努力下,1984年在吉林大学建立了无机合成化学博士点。198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吉大成立首个以无机合成化学为学科方向的无机化学重点学科,这是化学学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徐如人和同事们精心研究了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与科学研究方向等,于1991年出版了《无机合成化学》等著作,为中国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的建设和提高起到了奠基作用。此外,依托徐如人建立的“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的无机化学科研工作者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数十项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前列。
1991年,徐如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4次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等多项殊荣。可他并不看重这些荣誉,他的目光依然聚焦在分子筛领域的前沿研究中。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创造出上亿种物种、物相、化合物和材料。这些物种、物相、化合物和材料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间的化学反应主要决定于其凝聚态组成和多层次结构。”近年来,尽管是耄耋之年,徐如人依然在向化学的未知领域探索,矢志创立“凝聚态化学”这一新兴学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徐老的胃口大着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崇高的品格总是散发着无穷魅力。徐如人不仅是一名硕果累累的科学家,更是一名情操高尚的教育家。2017年9月,他决定把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给学校,用以鼓励后学。
这一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面对媒体,徐如人质朴地说:“我够吃够穿,剩下的钱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或许,这就是他们那一辈老科学家追求自我价值的内心独白吧。
在常人看来,人一生的追求无非名利二字。可徐如人却从不计个人得失,他追求的是祖国的需要,是科学的进步,是人才的培养。倾尽家财,正是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人才的迫切渴望。
一
“做学问一定要先做人。”徐如人常常这样教导学生,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胸怀大志、淡泊名利,不要去计较个人得失。
1953年,徐如人第一次走上了讲台,给物理系学生开讲普通化学。在吉林他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当时的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一些从南方来的同事,最后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条件等原因都陆续离开了,但他坚守了下来,这一守就是66年。多年以后,当有人问及原因,他总是坚定地说:“我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国家建设需要,个人得失、条件是否艰苦,我并不会考虑。”
特殊的际遇造就了徐老宽阔的心胸。1972年,吉林大学开始复课。由于师资短缺,学校决定把徐如人全家及其他一些文革期间下放的教师招回学校。他当时的身份是校办工厂工人,但他没有因为不公正待遇而抱怨,反而兴奋不已。已经成为计算生物学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的徐鹰回忆起那段岁月,对父亲钦佩不已:“我爸这个人什么时候都不抱怨,特别有正能量。从来没有听过他抱怨上班,没有抱怨从教师编制变为工人身份。”“我现在就特别听不得别人在我耳边说‘这事怎么办呀?那事怎么办呀’,因为在我的成长中就没听我父母说过这种话。我父母永远都是很正面地去看问题。”在那段时间,徐如人的日程表里只有生产、实验、上课等字样,忙碌、紧张是惟一的生活状态。因为他深爱着科教事业,为之只争朝夕。这高尚的品格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子女。
父亲的勤勉对徐鹰影响颇深。“我印象深刻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每天早上我6点钟起床,我父母一定都正在写字台上写东西工作,这种情景持续了很多年。”看着父母天天这么用功,孩子们也不停地努力。“我大学基本是没有周末概念的,就算是现在,如果不出差、不生病,我周末基本都在办公室。”
做事专一,坚持不懈,是徐老留给弟子们的另一个深刻印象。他常常告诫学生,做学问要集中在一个方向,不要走偏了。1992年介孔材料是行业内的热点,1995年到2000年时“MOF”研究又成了热门,很多人都喜欢做这个领域,很容易出成果。但是,徐如人和他的学生们坐住了“冷板凳”,一直默默坚持之前的研究。凭借着这份坚守和淡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徐如人和他的团队在分子筛与多孔材料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把中国的无机化学推到了国际前列。
二
在化学世界的探索中,这位巨擘常常虚心求教,他这样的治学风范让同行们都钦佩不已。
1978年,刚刚回到工作岗位不久的徐如人就接到了一项艰巨任务,让他培养研究生。“实在是很惭愧,当时我自己连研究生是什么都不知道。”徐如人坦率地说。为做好这项工作,他开始了解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做法。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他发现当时国际上有几个研究组在分子筛的合成与晶化领域很活跃。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德汉堡大学物化所的汉斯·莱歇特教授。后来,他成功地邀请这位教授连续三次来吉大讲学,在每次讲学期间,徐如人总是广泛邀请国内产、学、研界的有关同仁参加讲座,以推动国内同行对国际分子筛前沿与动态的了解。
徐先生对自己要求也非常高。2006年,徐如人和团队参加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答辩。结果,在答辩的时候徐如人即兴演讲,超了时。出来后,他特别懊恼,一个劲儿地向团队成员道歉。后来参加复评,徐如人答辩铿锵有力,做得特别精彩,他们的成果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那一年,徐如人已经70多岁了,但他仍然发现问题就马上虚心学习改进,力争做到最好。
徐老治学、做人都要求真,有一件事给他的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1989年,在做硼铝酸盐材料有关的课题时,徐如人发现这一材料属于阳离子骨架,需要阴离子平衡,这与之前的研究结论是完全相反的。徐先生特别严谨,认为要一次一次重复地实验。后来,这个重复实验就做了一年多,最终得到了肯定答案,突破了以往概念。如果不是这一年多的实验,按照之前的研究结论行事,可能就要背道而驰了。
三
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徐如人言传身教,用高尚的品格感染了子女和身边的同事、学生。
“物质财富终有竭尽的那一天,可父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不竭的。”说起父亲设立基金的事,徐鹰颇有感触地说:“父亲的功名心很淡,尽管得到了许多荣誉,但是他从来都不浮躁。这一点已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面,踏踏实实地好好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我也告诉我的儿子,你能给这个社会做点儿有用的事,这一辈子就没白活。”徐鹰受父亲的影响已深入到骨子里,虽然已是著名专家,但他去吉大作报告,既不去叫车也不打车,总是习惯坐公交车去,这就是父亲传给他的基因。
徐老的同事、原吉林大学副校长裘式纶对老师的评价是,做事低调,学术渊博,为人谦和。在科学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小学生,老师常常告诫他们:“你永远不要认为你是专家”。所以在徐如人的名片上,主要的职务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连中科院院士这样光鲜的头衔都不印。
“徐先生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他对科学无私奉献、执着热爱且淡泊名利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跟随徐如人多年,于吉红受益匪浅。在于吉红当选院士后,徐如人叮嘱她,不仅要把研究做好,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学科的发展,推动学校乃至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徐先生治学态度认真,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他都非常严谨,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严于律己,对自己的要求是所做必果。此外,科研工作没有捷径可走,不付出努力的话,是取得不了高尖端成果的,徐先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更是身体力行这么做的。”他的学生冯守华说。
薪火相传,一脉相通。徐如人用人格的魅力培养了一代化学骨干人才,而弟子们秉承着这份精神,又教导他们的学生,这是一种意义深重的传承!
责任编辑:赵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