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吉林日报
2019-01-02 10:15:00
在我国化学学科领域,“吉大化学”占有着重要分量!
66年前,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等第一代科学家们筚路蓝缕、白手起家,让吉林大学化学系由弱变强,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
改革开放后,徐如人、孙家钟、沈家骢等第二代科学家们扎实苦干、默默奉献,取得了多项国家级成果,引领着国家化学事业的迅猛发展;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以冯守华、于吉红为代表的第三代科学家矢志创新,锐意进取,把吉大化学推向又一个顶峰。
时代风云,变幻激荡。三代科学家们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那种矢志不渝的坚守是相同的,那种科技报国的精神是相同的!
在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中,第一代科学家们扎根吉林,无私奉献,诠释了信仰的巨大力量
信仰是一团火焰,照亮着每一个追梦人的路!
1952年的夏天,唐敖庆举家搬到长春,筹建吉林大学化学系。当时的吉林大学化学系只有几间很小的办公室,实验设备、仪器、药品无从谈起。
刺耳的嘲笑声仿佛在耳畔游荡:“贵国相当落后,你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3年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唐敖庆执意回国,导师哈弗尔德的质疑刺痛着他的心。
“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他的祖国贫困的!”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无限热忱,唐敖庆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当时的唐敖庆讲10门课,教学的同时,还致力于理论化学研究,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他在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化学三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创新性成果,先后5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扎根吉林、无私奉献,这是那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光辉群像。当时,蔡镏生、关实之、陶慰孙……众多蜚声中外的化学家来到吉林大学化学系白手起家。他们的艰苦奋斗与敢为人先,不仅让吉大化学系从无到有,从弱变强,更是矗立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勇进取!
1952年,当高教部领导动员著名化学家蔡镏生到吉林大学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临行时,他的随身行李不是高级家具,也不是名人字画,而是一批微量天平、油扩散泵、光接收器。“我的事业在东北,这些东西一定能用上。”他坚定地说。
在吉林大学,他首先抓教学。为了贯彻落实教学计划,他认真组织了几门基础课的教学梯队,让学术水平高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就这样,化学系很快就培养出一批基础课的主讲教师,保证了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进入正常轨道之后,他又抓科研梯队的建设,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学科中,迅速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科研方向。
报国!报国!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师的背影渐行渐远,可他们留下的艰苦奋斗、忘我拼搏的报国精神却从不褪色,深深地感染着后来人!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第二代科学家们守正创新,默默坚守,不断攀登科学新高峰
上世纪70年代初,扶余县三井子公社。当下放到这里的徐如人和工人们用水热反应釜生产出第一批水玻璃时,他们欢呼雀跃。这意味着,徐如人在我国首次开拓了石油加工工业中的“水热合成路线”!
从此,徐如人走上了水热合成化学研究之路。此后,他开发出了“高温长效的NaY导向剂”,解决了石油生产中的关键难题,获得了授权专利。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近20种含传统分子筛骨架元素Si,Al,P等以外的其他杂原子分子筛,这些杂原子分子筛用以研发刚兴起的杂原子分子筛催化,支撑了当时我国石油加工工业的兴起。
科学殿堂里,徐如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徐如人及其团队开发了醇热法、清液法、溶胶法以及水凝胶高温灼烧直接晶化等全新合成路线,在国际上率先合成出四大类八个系列新型微孔晶体,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多孔材料科学的发展。1991年,徐如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4次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等多项殊荣。
甘坐“冷板凳”,坚守创新,不断攀登科学新高峰,这是吉林大学化学系第二代科学家身上的鲜明印记。作为誉满中外的唐敖庆“八大弟子”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钟一直传承着唐敖庆的治学衣钵,也传承着乃师科技报国的精神,在理论化学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坚持,取得了辉煌成就。
上世纪80年代,针对国际上广泛使用的Xα理论的缺陷,孙家钟在得到了格林函数在四个不同区域的双中心展开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正确的原子氛重叠模型的多重散射Xα自洽场方程,拓展了Xα方法的应用范围,被国际同行称为“精确的多重散射Xα自洽场方法”。
上世纪90年代,孙家钟用标度概念揭示高分子固化本质是溶胶—凝胶转变,得到了描写这种转变的广义标度律,并建立了含内环化反应的高分子固化理论,使国际高分子统计理论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自改革开放以来,孙家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研究专著4部,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理论化学研究,为我国理论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孙家钟、徐如人、沈家骢……第二代科学家们发扬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潜心育人,言传身教,把一脉相承的科技报国精神传递给弟子后学,为吉大化学的持久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第三代科学家们传承发扬科技报国精神,不断取得新成绩
传承,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信仰。
1975年秋,冯守华到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学习,师从无机化学家徐如人。在求学期间,他就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他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开发出全新的3个系列20余种微孔晶体化合物,突破了传统微孔晶体的四面体化学概念,实现了骨架原子组成多元化以及微孔骨架基本结构单元多样化。
1989至1992年,冯守华前往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并从事博士后研究。留美期间,他将水热化学与固体化学结合起来,成功地开发出特种混合四-六配位结构微孔快离子导体与化学传感材料。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两项美国发明专利,在美国材料化学杂志上连续发表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当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听到祖国的呼唤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选择了回国。在吉林大学,他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211”“985”工程建设项目在内的十几项重要科研课题。近年来,他无机合成化学前沿领域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和同事们一道把吉大化学推向国际前列。
传承报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这是第三代科学家身上的共同特质。1985年,于吉红被保送到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随后又以全学年第一的成绩保送为研究生,师从徐如人。
于吉红忘我工作,积极开拓创新,致力于功能导向无机晶体材料定向设计合成这一合成化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与挑战性难题的研究,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创新性工作奠定了她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
于吉红热爱这份科研工作,对她来说,科研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科学有时候可以说更多面临的是失败,而不是每一天都在成功,所以看起来有时候会有些枯燥。但是只要你真正热爱它、坚持它,坚信一路走下来,我们就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2015年年底,于吉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年初,于吉红和她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羟基自由基加速分子筛水热晶化机制,这一发现为化学工业上具有重要需求的分子筛催化分离材料的高效、节能和绿色合成开辟了新路径。2017年3月,鉴于她在分子筛多孔功能材料的分子工程学这一前沿科学领域所作出的重要创新性贡献,于吉红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授予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传承!传承!如今,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还有这样一个传统,无论多么牛的专家教授,都会给本科生讲课。多年来,冯守华已培养研究生近百名,他培养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教授和研究员或成为本单位科研教学的骨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徐先生经常讲,一个好的科学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家。”于吉红说。
三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让今天的吉大化学枝繁叶茂。吉大化学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建有6个国家级研究机构,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化学学院承担着重要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973”“863”、国家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取得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
情怀一脉相承,优势成就荣光!从建设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吉大三代化学人紧握振兴我国化学事业的接力棒,心怀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势如箭矢,脚步铿锵!
责任编辑:赵倪